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39(2 / 2)

加入书签

李豫给足了仆固怀恩安全感,仆固怀恩本来就是自负的人,李豫的信任给了仆固怀恩极大的满足感,他要的就是帝王百分百的信任。

因此仆固怀恩在战场上表现的十分英勇,唐军势如破竹,叛军根本敌不住唐军如此攻势,比历史上所述提前半年溃败。

随后李豫又率兵去攻打河北三镇,首要目标就是田承嗣、李怀仙等人,作为日后的硬骨头,现在是最好解决他们的时机。

李豫知道唐朝的国库还能支持多久,因此必须速战速决,最后杀了田承嗣后,李怀仙他们投靠了朝堂。

和历史上不一样,唐代宗李适收编了河北藩镇的士兵,一部分收编到了朝堂禁军,一部分到了其他藩镇。

但是并没有追究他们造反之责,这些投降的将领,李豫自然也不会让他们就在河北藩镇,取而代之的是这次平叛中立下功劳的将领。

至于仆固怀恩,李豫直接封他为掌管军物的大臣,也就是说边境的发兵权在仆固怀恩的手中,但是领兵权在合藩镇的大将手中。

如此也不算剥夺了仆固怀恩的兵权,但又让仆固怀恩没法直接起兵造反。

毕竟此次平乱李豫作为天子带兵冲锋,因此还受了伤,他身上的军功是让手下的人信服的。

等着李豫回朝后,还立马采用了李泌之前的的困藩之策,而仆固怀恩又成了关键人物,毕竟仆固怀恩的两个女儿都嫁到了回纥。

李豫可谓是把唐朝和仆固怀恩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还让太子娶了仆固怀恩女儿为妃。

这下仆固怀恩再无半点造反之心,毕竟他得到了君王百分百的信任,仆固怀恩认为自己的利益和朝堂的利益是一致的。

仆固怀恩不造反,这点对此事的唐朝十分重要,李豫清楚的很,正是仆固怀恩的造反才让各藩镇再不惧怕朝堂,并让朝堂的威严一泻千里。

至于禁军,李豫则交给了此次同样有战功的李晟。

此战,李豫把神迹提到所有对大唐忠诚的将领全部提拔。

可见李豫当真有仔细的听神迹所言,努力的规避各种造反。

身边有了禁军和武将,李豫自然也不会再用到宦官,不过他倒没彻底的废了宦官,朝堂的势力用要平衡,文臣还没扶持起来的前提下,宦官还是要用的。

只是李豫没给宦官那么大的权利罢了。

随后,李豫又直接拜李沁为相,同时启用了刘晏和杨炎,杨炎这人虽然小心眼,但是的确有才,不用可惜。

大唐一片欣欣向荣,正如神迹所述, 唐朝和回纥达成了联盟,如此大大削弱了吐蕃对唐朝的威胁,唐朝终于有多余的力量来“安内”。

来瑱等人虽然被请到朝堂,但是李豫并没有对他们做什么,反而是真的加官进爵。

并且调遣来瑱去平定的河北藩镇当临时的节度使,当然了,河北藩镇节度使以下的官员的任免权在朝堂手中。

如此调动,自然让那些节度使们不满,不满意不要紧,李豫再次和来瑱一起御驾亲征,把抗拒的藩镇打一顿,打服就好。

打完之后,李豫再让来瑱好好的当临时节度使,连续收拾了几个藩镇,再无藩镇站出来反对。

而对于立下战功的大将,虽然封了节度使,但是朝堂规定,三年一换,并且出兵权在朝堂的军机大臣仆固怀恩、郭子仪等人的手中。

李豫正是借他们二人在军中的威信震慑唐军,同时也体现出李豫对有功之臣的信任。

大唐终于太平,但是李豫也留下一身的病痛,但是他并不后悔,本来就是他纵容唐朝藩镇割据,如今也该由他来收拾烂摊子。

如今李豫最担心的是太子李适有没有能力继承大统,毕竟藩镇割据这么多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