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8(2 / 2)
如此,关中地区慢慢稳定。】
*
秦
秦始皇嬴政把李泌的这些对策都记录下来,所以说大唐后期不是没有能臣,只是君主不善于用人罢了。
“识人之术。”秦始皇嬴政在书简上刻下这几个字。
【咱们再详细说说奇才李泌在军事上的想法,困蕃之策。
李泌主张的是西联大食、北和回纥、南结南诏来共同围困吐蕃。
对于唐德宗李适来说最难得就是联合回纥,因为唐德宗李适始终放不下对回纥的恩怨。
李泌则表示,若唐德宗李适不同意,那他就告老还乡。
最终,唐德宗李适向李泌妥协了,从这咱们也能看出唐德宗李适的改变,他不再像之前那般的武断。】
“回纥 。”李豫喃喃道,他特别想详细听听李泌之策,为何回纥如此重要。
【李泌之所以如此重视回纥,是基于当前的形式,远在西域的大食只能起到牵制的作用,南诏离吐蕃虽近,但是因为地势原因易守难攻,也只能起到牵制作用。
然而回纥却不同,若能和回纥联盟,一来可以解放防御回纥的朔方军,二来可以给吐蕃施压,让吐蕃不敢再轻举妄动。
更重要的一点,避免吐蕃和回纥联盟。
回纥相当痛快的答应和唐朝结盟,因此此时回纥的可汗政权不稳,需要联盟。
这就是著名的贞元之盟,结盟后,吐蕃明显被牵制,对大唐的攻势明显减弱。】
“李相公乃是奇才。”李豫再次感叹。
李适也折服于李秘的才华,若自己有李泌一半的才能,大唐也不会如此。
【阿斗】:有这样的能臣,唐德宗李适想必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阿斗期待唐德宗李适的改变,他坚信唐德宗李适会是一个好皇帝。
【怎么说呢,经历了泾原之难,奉天之困,唐德宗李适的确改变了不少。
但是他似乎从一个极端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说说唐德宗李适的两个重大改变。】
李适的心再次揪了起来,虽然神迹还没说什么,但他有预感,这两个改变或许不是什么好的改变……
第326章
【唐德宗李适第一个改变便是从之前极度不信任宦官到如此今天信任宦官。
其实这点还是很好理解的, 毕竟泾原之难护送唐德宗的只有身边的宦官,且宦官依附于皇权,对于唐德宗李适这种缺乏安全感的帝王来说,宦官是值得他信任的。
第二点改变, 唐德宗李适变的对银子无比执着, 被大家熟知的《卖炭翁》就出现在唐德宗李适时期。】
*
宋
“和明朝的崇祯真像呀。”赵匡美感叹。
“但是唐德宗李适能搜刮出钱, 不管百姓死活。”赵德芳叹气, 以君王的角度他能理解为何唐德宗李适为何变的如此贪财,之前的削藩就是吃了没银子的亏。
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