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页(2 / 2)

加入书签

仲氏听了没有搭话,走到里头去看仆人们打扫了。

等到屋子打扫完毕,东西也归置的差不多了。老太太已然在床上鼾声如雷,仲氏才开口跟付玉抱怨起来:“听听老太太说的那些没见识的话,你到现在连个从六品的官儿还没熬上呢,就称得上官运亨通了。可见你们家到底是种田的出身,没见过大官儿。”

付玉有些无奈的说道:“她一把年纪了,你同她计较些什么?有这个功夫,不如好好的想一想下一步怎么走。”

“能怎么走?这么些年咱们在京城又没有近亲厚友,好在如今宗弘在吏部站住了脚,往后的事就得全拖赖他了。”仲氏说道:“收拾收拾,改日到他府上去拜访,好好的说些知近言语,要他帮着找找门路。”

付玉出身低微,祖辈都是乡野小民。

到了他这里有兄弟四个,他行三。

细说起来,这付玉也是个难得的,自幼就喜欢读书。

二十岁上中了秀才,受到仲氏舅舅孙举人的赏识,跟仲氏成婚后继续攻读,几年后中了举人又中了进士。

不过这些年他一直都在地方上任县令,兜兜转转的也没什么大起色。

不过大夏有规定,凡在地方任职满十年的七品官员可进京述职一次,择优留京录用。

仲氏和付玉十分珍视这个机会,卯足了劲儿要留在京城。

所以提前就和付玉的同榜同州进士宗弘透了消息,让他帮忙。

“你坐在那儿发什么愣?把外边的衣裳脱了歇歇吧。”仲氏提醒丈夫:“歇过来还有的忙呢。”

其实付玉是忽然想起来今天在茶棚里遇到的那个少年,为何好端端的他会问自己那些话呢?

这个人究竟是谁?为什么对自己的底细知道的那么清楚?他该不会是……

不不不,那孩子是个女孩儿,而且不是说已经死了吗?

再说苏好意,她从茶棚离开之后并没有回楚腰馆去,而是来到了城东的臭水沟附近。

这里一到夏天,蚊虫成群臭气熏天,但凡有点儿身份的人都不到这里来。

可就是这样的地方依然有人住,而且人还不少。

当然了,这些人都是穷人,常常是十几个人挤在一间草棚里,男女老少都有,没有一丝尊严可言。

几棵歪脖子树下,横七竖八的睡着几个打赤脚的人。

苏好意问道:“几位大哥,劳驾问一声,快嘴六在哪里?”

其中一个迷迷糊糊道:“那孙子在赵寡妇的窝棚里呢!你去找他可轻点儿招呼,当心把那孙子吓软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