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4页(1 / 2)

加入书签

贾立还是不吭声。

米立也没兴致拿冷脸去贴热屁股了,索xing也闭起眼睛不再说话。

没想到第二天米立就得了个让所有人都大掉眼镜的消息:贾立要去青花乡当副书记!

青花乡好像突然就变成了抢手货,本来大伙都觉得大概就是丁于飞勉qiáng顶丁老书记的位子吧,偏偏上头把郑驰乐派了下来。这郑驰乐还没呆多久呢,贾立又要跑下去凑热闹!

别看贾立现在只是兼了个闲职,算起来却也是县委的人!调职一般只有平调和升迁,哪有往回跑的道理?

很多人都觉得贾立肯定又狠狠地得罪了王季伦才被这么安排。

米立跟王季伦jiāoqíng不错,他没瞎猜,直接去问王季伦。

一问之下才知道贾立是自己要去的。

王季伦说:贾立这人没那么你们想的简单,变成这两年那模样肯定事出有因。这两年来我也劝过他几回,都没什么效果。听说他很关注小郑乡长的事,大概是动心了。

米立讶异:动心?

王季伦说:都过去了,我也跟你说实话吧。其实当初贾立给我提过很多建议,都很有用,只不过上回我因为投资商的事跟他闹翻了,他就没再来找我了。我觉得他可能是出于某些原因不想走在明面上,所以才想找个理念相合的人暗中出出主意,他顿了顿,摇了摇头,只是我不太符合他的要求。

王季伦站在窗边看向青花乡的方向。

那里的乡委应该已经添了个清瘦的新成员?

就是不知道郑驰乐有没有那个能耐留下他了。

第128章 父心

延松和柳泉挨得近,榆林和青花更是只有一山之隔,消息很灵通。当天下午关靖泽就听到了贾立投奔青花乡的消息。

关靖泽对贾立这人了解不深,只觉得有些耳熟。仔细地回想了一下,才想起这是首都贾家被人遗忘掉的长房长孙,贾家的成分比较复杂,家里没有职位很高的人,但在民众里头知名度挺高的,用贾家人的说法来说就是甘做桥梁,也就是作为上意下达、下意上传的中间人物。

比如这一代里头最出风头的贾贵成,他就是著名的桥梁人物,最近他办的报纸《民声》也出炉了。

据贾贵成所说,《民声》的宗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联合首都政法学院对最新政策、最新法规进行解读,进行全民普法宣传;另一发面则是开辟专版传达民声民意,为挖掘法律盲区、提出新发新规做准备。

光这么看当然是好的,不过贾贵成这人在外面的风评虽然很好,在关振远那的评价却不太好这家伙是出了名的反对先锋,以不畏qiáng权著称。

可知qíng人都晓得,他不畏的qiáng权都是他得罪透了的那些。对于本来就是不死不休的死敌,他当然表现得qiáng硬又刚直。

比方说叶仲荣。

关振远说贾贵成跟叶仲荣曾经是知jiāo好友,只是贾贵成曾经在叶仲荣背后cha过好几刀,后来他们的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分歧,最终终于彻底反目。

由于郑驰乐的关系,关靖泽对叶仲荣没多大的好感。但如果客观地来评价,叶仲荣这个人在正事上的观念和思路都是非常端正的,要不然他身边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紧随着他的脚步前进。

贾贵成的文稿他也看过一些,观点不能说错,但始终脱不了一个偏字。他最擅长的就是抓住一个偏门的、片面的东西来发散,偏偏他写得一手好文章,在知识分子里面也有一批追随者。

联系到叶仲荣从十年前就当着荣誉主编的《新风》杂志,就会发现贾贵成办的这份新报纸分明是在跟关振远打擂台。这不是关靖泽的臆测,贾贵成的原话是这样的:新风都已经chuī旧了,我们应该听听民众的声音。

这是在暗讽关振远把《新风》变成自己宣传新政策的布告板,只知道自chuī自擂。

关靖泽觉得自己要是叶仲荣,恐怕早就气得半死了。

连关靖泽都听到了贾贵成说的话,叶仲荣当然也听到了。

连他自己都很意外:他居然并没有生气。

叶仲荣这几年走得还算稳,可就是走得太稳了,心思未免有些轻飘。

这对他而言是致命的。

贾贵成针对《新风》让他意识到这一点,也让他意识到自己对某些事qíng已经释怀。有个咬着自己不放的对手也是件好事,至少他会积极地帮你找出你的不足,步步紧bī让你赶紧提供改正的思路这样的紧迫感正好可以提高底下人办事的效率。

叶仲荣将这个念头跟梁定国说起时,梁定国哈哈大笑:那家伙听到一定会七窍生烟。

叶仲荣也笑了起来。

梁定国说起另一件事:关振远回首都了,你要不要跟他见个面?

叶仲荣点点头说:那当然是好的,这几年他在永jiāogān得风生水起,那么多好经验可不能藏私。

没想到他还没提出这个邀请,关振远就上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