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5页(2 / 2)

加入书签

“听说了”,舒月点点头,“家里有年龄条件合适的孩子,都去试试。今年不行就等明年再考,总之去高考没坏处,可以准备着。”

听她这么一说,几个大爷大娘又围上来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

“我要写信让儿子去参加高考。”

“本来觉得时间这么紧,我孙子说考不上不想考了。听小舒这么一说,今年不行就再来一年嘛。”

“就是就是,我记得老孙家那孩子是不是也是,不想当兵也不想下乡的,在家闲着,不如就去高考。”

到了十一月初,守备区党委专门成立了一个专项小组,还举行了高考招生报名会,讲了一些报名的技术性问题,给大家发放了报名表。报完名后等政审通过就可以了。

军人家属一般都没什么问题。所以报完名后,大家都开始积极备考。

这时候的教材稀缺,并不是想买就能买到,大家都是互相借着抄教材。

舒月之前随手翻过了语文、数学和政治,而英语又是她的强项,所以她准备先攻略历史地理,其他时间再做做数学题,背一背政治,就差不多了。

于是她的语文教材借给谢秋珊去抄,数学借给了张大嫂的儿子郑和平,政治课本拿去给了门口孙大爷,门口有个大娘还主动给她弄来了历史课本,程山给她弄来了地理课本,谢秋萍又从跟她一样报考英语的同事江雪那里拿到了英文教材给她……

总之,轮了一大圈以后,她也拿到了英文和地理历史的教材。

最近养鸡场的大嫂们都有默契似的,主动帮要参加高考的和有孩子要高考的人干活,给她们留出些时间看书准备考试,或者去照顾要考试的孩子。

舒月正准备跟着去门口卖鸡蛋,却被艾冬雪拦下了。艾冬雪笑着用严厉的语气命令她:“你去坐那儿看书,别管这些事儿。”

“艾姐,最近你辛苦了。”舒月有些感动,不仅艾冬雪,整个养鸡场都形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没人计较自己干得多干得少,都在力所能及的给她们这些要考试的人创造条件。

于是,舒月在养鸡场的时候有空也会看看书。但是相比起那些想通过高考回城的知青,或者把高考当成出路的人来说,她倒没那么大压力。

别人愁眉苦脸的时候,她却一脸轻松。

门口的大爷大妈直着急,经常半劝半鼓励她:“小舒,好好准备,争取一次考上啊。”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