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3节(2 / 2)

加入书签

他提到了易信最新的动向。

大年初六的下午6点钟,不少用户在易信朋友圈刷到了联通的3g“易信卡”,对于这种广告投放进行了颇为新鲜的分享。

叶副总经理的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的众人全都皱起了眉。

这真是没人知道的情况了。

涉及联通公司,会议气氛立即趋于紧张,有人出声斥责了联通过去一年对易信的扶持行径。

叶远斌默默听着,觉得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要不,还是想办法找关系调调岗吧。

※※※

联通与易信推出“易信卡”,象征了彼此合作的进一步加深。

这件事并没有掀起太多的波澜。

相较而言,大家还是更关注易信所披露的用户规模数据。

唔,微博王星姑且也算是易信的非正式浅官方发言人吧。

他在这样一个关头打出的8000万数字和“拐点”,大家都相信不是无的放矢,普遍认为是易信与来信春节正面冲突的战果。

有记者分别致电易科、易信却没有得到石锤的回复,两个公司的态度都是模模糊糊,但也没有明确的否定。

或许是真,如果是假,这也假不到哪去。

这样规模的易信……要了鹅命了!

不少记者继续致电,这次是打到了腾讯的那边,询问竞争当事人对8000万数字的看法,自然也没得到什么结果,无非就是“我们没什么好说的”“不做评价”“不回应这类问题”。

所以……

——《易信8000万,腾讯无言以对》

——《狂飙的易信让腾讯无法回应》

——《解构让腾讯无言的易信发展史》

这类报道吧,说不对是不对,说对也对,大家都能猜到腾讯现在肯定很难受,因为,它并没有针锋相对的给出自家用户数量的回应。

四处致电采访的记者尤其搜狐的财经记者最为热情,他们板块初一凌晨的时候刚大胆的给出结论,认为两款软件的竞争已经结束,这初五就有超出预料的数据曝光,实在是太能佐证自家敏锐的观察了。

搜狐打电话给易科,打电话给腾讯,都拿不到重量级人物的看法,左想右想,打电话给了自家老板张朝阳。

嗯,老板怎么也算是一号互联网人物,资历还是有的。

果然,老板和员工一拍即合。

张朝阳这位搜狐掌门人给了自己对这次竞争的看法,还是滔滔不绝的那种。

“这个,这个,这个我早就说过,我是看好易科这次在im软件上挑战腾讯的,不是说我们私人之间的交情,是咱们回头看他们两家的竞争,易科始终是更主动的一方。”

“腾讯就比较裹足不前,感觉它的包袱很大,不管舆论还是产品,都很被动,这怎么好赢嘛?”

“不过,话说回来,我大年三十的时候仔细想了想,腾讯已经在每个阶段把能做的事都做了,它也不可能一上来就直接把qq这样那么成功的一款软件全面加入陌生元素吧,出了事怎么办?换了我是马化腾,我也得是推出子产品搞对标。”

“能做的事都做了,现在还是这样一个结果,啧。”

张朝阳说到这里,叹了口气:“换了我是马化腾,我得抑郁啊。”

“今天你问我,我再想,再全面回顾这两家竞争的事,你看哈,大家都说易信过去16个月怎么怎么样,哪一步哪一步都很对。”

“但有没有可能,这看似是16个月,实则是易科过去十年积累的力量在和腾讯竞争的时候迸发出来了?”

近几日的各路媒体都在分析易信的发展,分析两家竞争中的手段与效果。

张朝阳忽然把视角拔高,指出了易信这段时间竞争以来的最大底气,易科系实在太能做事了。

团队、人才、技术、资金、资源,舆论,方方面面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才打出了这一次的效果,而这些是短短16个月就能磨练出来的吗?

张朝阳心里很有感慨,当年他也算看着方总做起了易科,如今十年,颇有种“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的感觉。

噢不,易科不是“霜刃未曾试”,它试剑试的可欢快了。

张朝阳没有继续叙述这样的心情,而是以玩笑结束了自家记者的采访。

“要我说,腾讯这次败北存在一个最严重的错误,之前易科被做空围攻,腾讯就应该拼命找人去美国游说,没有那样的冲突,方总就不会蹲在国内,方总不蹲在国内,结果可能又不一样。”

张朝阳调侃道:“腾讯不该让方总回国啊,他这个人的破坏力太大了!”

两大巨头竞争,如张朝阳这种有资历有身份的公司掌门人直接进行评价,这是极其罕见的,也顺势就让搜狐财经的报道又一次被广泛转载。

按照张朝阳的笔调,腾讯没有做错什么却输掉了这场竞争,这多少让人有些扼腕叹息。

当然,这是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更多的吃瓜群众在点进搜狐报道之后给出的评价多是站在易科这一方,显示出腾讯的口碑仍旧存在很大问题。

而张朝阳的这种观点从门户转入到朋友圈,不少业内的人就饶有兴趣的进行了讨论——如果是自己处于腾讯的位置,要怎么来对抗易科这个大魔王?

连腾讯这种拥有资金和资源的巨头都打输了核心业务之战,还有谁能阻止易科的扩张和蔓延?

这种讨论逐渐偏离原本的话题,转而变成如何与易科在不同的业务上进行竞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