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2 / 2)
龚大夫笑道:“什么鬼热闹?不值当我冒着雨去。你撑好伞,路上慢些。”
周鸣玉说好,撑开伞,出去上了马车。
车夫老赵帮周鸣玉撑着伞,扶她上马车:“姑娘原来是给公子请大夫的,怎么,龚大夫果然不同意去罢。”
她听着这话,问道:“怎么,龚大夫从来不外出看诊吗?”
老赵一边收脚凳,一边道:“可不吗?龚大夫先时有不少家底,如今不愁吃穿,不靠行医赚钱。他这院子藏得这么深,全凭给邻里看病攒下的声望,才有病人上门来找他。但他自己是从来不外出看诊的,谁请也没用。所以那些病得重的下不了床的,也找不上他,只是挣些小病小钱罢了。”
他穿着蓑衣在外面驾车,因为周鸣玉要同他说话,就把铺了油布的帘子掀起来一点,既不叫人看见车里,又不影响她与老赵沟通。
周鸣玉道:“这才是厉害的大夫呢。毛病还没变大的时候,就及时处理了,免得拖久了,有心无力。”
老赵点头笑道:“可不是吗?我家公子在外头办事,病倒生得少,只是伤不少,每次都来找这龚大夫。瞧着他用药都是些便宜药材,不见什么名贵的东西,偏偏效果好得很。公子那些部下啊,有个小病小伤的,也都是来看龚大夫。”
周鸣玉有些感慨道:“只是不见他找个学徒,一个老人家,每天辛苦看病做药,你家主子还是个不清闲的,常来麻烦他。”
老赵道:“是龚大夫自己不肯找徒弟的。他说自己看人不准,若是找个心术不正的,学一身医术傍身去害人,反倒不好,所以不肯带了。”
他有些奇道:“姑娘说说,这龚大夫也是个奇人。怎么说到找徒弟,还能想到这回事的?”
周鸣玉便道:“许是从前有过什么教训。或许是带过徒弟,但结果不好。”
老赵道:“兴许是。”
他回头瞧了一眼周鸣玉,道:“姑娘莫打着帘子同我说话了,外头雨大风大,莫扑湿了姑娘,回头再惹了风寒。姑娘坐一坐,咱们就到了。”
周鸣玉说“好”,放下帘子,坐了回去。
马车重新回到惜春里。周鸣玉坐在马车里,打着帘子看见巷口刻着“惜春里”的牌子,这才知道注意到了杨简是将宅子买在了什么地方。
这里不算达官显贵喜爱之处,但好在也是幽深安静,并不喧闹。
只是这个名字,实在有深意得很。
于是周鸣玉又问了老赵一句:“赵大哥,你家主子买宅子,怎么买到这儿来了?又偏又远的,可不是显贵们爱买宅子的位置。”
老赵笑了笑,道:“听说是公子喜欢这名儿,一下就选中了,买了两个紧邻的宅子打通了重新布置好,就一直住这儿了,一晃也许多年了。”
周鸣玉听见这个“一直”,笑道:“他做官才几年,怎么就许多年了?”
老赵道:“姑娘不知道。公子十五岁就出来买了这宅子了,先把主屋弄好,就直接住进来了,一点都不嫌外头工匠每日敲敲打打地闹人。”
十五岁。
八年前。
这个特别的时间点,惹得周鸣玉的心思微微一颤。
她口中道:“那倒奇怪了。他那么喜静的人,怎么不在杨家等着宅子好了,再过来住。”
老赵笑了笑,勒住了马,跳下车摆好了脚凳,帮周鸣玉掀开了帘子,将伞撑开在她头顶。
“姑娘下车罢,小心水。”
周鸣玉道“好”,提着裙边下来,又将药瓶拿上。
此刻早过了用午饭的时候,周鸣玉赔笑道:“叫赵大哥麻烦这一路,快去吃饭罢。”
老赵口中说着“不麻烦”,将伞递给她,道:“姑娘快进去罢,别在这儿吹风了。”
周鸣玉撑着伞往里走,见到院子里的仆从明显少了好些,不知是不是因为杨简嫌吵,所以醒来以后,便将杨家派来的那些仆从都赶回去的原因。
丹宁遥遥看见她进来,快步过来迎她,接过她手里的东西,帮她收了伞,从廊下和她一起往主屋绕过去。
她有些无奈地道:“姑娘这一趟可去得久,那位祖宗脸拉得老长,可是很不乐意。”
周鸣玉笑道:“他又不是个小孩,离了谁活不得?我可是一路紧赶慢赶,半分没耽搁。姑娘明理,好好算算时间,哪里去得久?”
丹宁道:“我自然知道姑娘是紧赶慢赶,恐怕老赵知道公子离不得姑娘,路上也没放慢速度。可是公子就那个脾气——”
她压低了声音,拧着眉抱怨道:“公子哥儿,毛病多。”
两个人一起笑了起来。丹宁拎着东西,看见里面几瓶药膏,问道:“姑娘是去帮公子拿的药?”
周鸣玉点点头,道:“是呢。来时去了趟龚大夫那里,本想请他过来看看,谁知请不动,就只拿了几瓶药。”
丹宁笑道:“也不算亏。伤药这东西公子费得快,姑娘今日不去,来日茂武还得叫人去拿。倒是谢谢姑娘了。”
两个人说着来到了主屋门口。丹宁将伞插在门口,将东西放在另一边,帮周鸣玉将披风上的水珠拍了拍,挂到了衣架上。
周鸣玉进屋,侧目瞧见杨简睡在床上,本以为他睡着了,却不料他立刻就闻声扭过了头。
周鸣玉敏锐地看见这一扭头的动作之间,他脸上立刻多云转晴。
“你回来了。”
第56章
杨简的眼神很亮,语气又格外的真诚和惊喜。周鸣玉心里冒出一个有些荒谬的念头,她突然觉得,杨简这副样子,像极了一个听主人话在原地等了三天以后、看见主人带着大排骨回来喂他的大狗。
她被自己心里这个念头逗笑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