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2页(2 / 2)

加入书签

虽说这些银子几乎全都是从张氏娘家借的,却也不要还的。

张氏爹娘就算再疼张氏,再看重陈大林,却也不能无休无尽地资助陈家。

毕竟张家也有张家的难处,张氏那个嫂子和弟妹都不是省油的灯。

既要还欠娘家的债,又要给陈大林筹措进京赶考的银子,接下来差不多两年时间里,张氏都快把自己给熬干了。

家里那十多亩地,其中十亩良田佃给了村里的乡亲,每年收上来的田租除了留下一家人的粮食,便全送去张家抵债。

剩下的几亩沙地,张氏绞尽了脑汁种些稀罕又能卖得出钱的作物。

张氏忙地里的事,家里的事便交给了陈娇。

爹娘在世的时候,陈娇被陈家老俩品养得有些娇气,不但没下过地,连厨房都很少进,高兴了绣点帕子荷包,绣品换了钱不是拿来买了零嘴儿便是拿来买胭脂水粉。

爹娘的去世,还有分家时二哥二嫂看着她那嫌弃的脸色,对陈娇打击是相当沉重的,却也让她成长了不少。

张氏下地,陈娇便担负起照顾侄儿侄女的重担,从未下过厨房的人也慢慢地学会了做饭烧菜,倒也帮了张氏不少忙。

陈娇抽空绣的东西卖得钱也毫不保留地交给张氏。

陈娇的突然懂事,张氏是有些心疼的。

只是张氏能做的也只是偶尔在陈娇碗里埋个鸡蛋,让地偶尔开心一下,更多的却是无能为力。

如此两年下来,虽说依然没能还清债务,陈家人的日子却也渐渐有了些起色。

陈母去世之后二十七个月,陈家终于出孝了。

随着出孝接踵而来的便是陈大林进京赶考的事情,这是大事,是绝对不能再耽搁的大事!

只是这个时候陈家除了那十来亩田地,还有欠着的外债,张氏手上只有几两可动用的银子。

几两银子别说去京城赶考,就是去府城赶考也是不够的。

万般无奈的张氏只得硬着头皮带着一双儿女来到县城,再次向娘家开口借钱。

张氏娘家爹娘到底都是疼女儿的,又极为看重陈大林,硬是当没听到儿子儿媳们的抱怨,拿了整整一百两银子交给张氏。

张家的儿子媳妇们顿时炸了,瞬间张家便闹了起来。

看着兄嫂弟妹像刀子一样的目光,听着嫂子弟妹刻薄的话语,也是为了娘家的安宁,张氏咬了咬牙说出了以陈家那十亩良田作押,才暂时平息了娘家的这场纷乱。

以良田作押借钱倒也不是张氏信口开河,而是在张氏来县城借钱之前,陈大林的决定。

虽说这些年陈大林只管埋头读书,但是家里的情况,陈大林心里还是有数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