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73页(1 / 2)

加入书签

总而一句,大周朝廷现今的议和,注定会更加复杂,起初的斗争,甚至基本与突厥无干,突厥使臣压根不需出面。

这样一来,无论是太后党,还是蜀王党,包括正统派,其实绝大多数人都不知突厥方开出的条件,他们现在讨论的是是否应该议和,就更不提王淮准这样的中立派,暂时被排除在外,完全不清楚其中隐情。

而相比蜀王的积极,这回太后却显得大是惰懒,也不过是如今韦、谢、元三大相国开了个小会,示意自己的主张是化干戈为玉帛,关于谢莹先提主张,授意贺湛促成,包括突厥要求处死怀恩王一事,太后均未提起。

这也是韦太后一直以来的习惯,但凡不需兴师动众之事,自然也没必要闹得人尽皆知。

不过太后还是允见了突厥使臣。

而玲珑台里这番对话,显得要比蜀王府时直接了当许多。

谢娘子十分挂念太后,臣奉令出使时,娘子千叮万嘱,一定代她拜问太后安康。

因为谢莹说服了阿史那奇桑求和,多少打消太后对她的怨气,听这话,不由蹙眉:六娘既和亲突厥,又听闻突厥可汉对六娘甚为敬爱,何故仍以娘子相称,难道突厥王廷未予封号品位?

吾国可汉早便想要赐封谢娘子可敦之位,奈何优鲁可敦坚持娘子并非和亲之公主,不应享有如此荣耀,故可汉这回也曾告嘱微臣,恳请贵国赐封谢娘子公主名号,如此一来,优鲁可敦无话可说,亦能向天下公示突厥与大周修好之诚。

一个公主的虚名,韦太后自然不会铿吝,毫不犹豫允准。

突厥使眉开眼笑:太后对谢娘子果然慈爱,也难怪娘子虽嫁异国,仍然忧虑太后处境。

她有何忧虑?这话韦太后并不怎么爱听,天子虽然亲政,那也是先经她的允准,权力既然给了出去,她便有把握收回,何至于到处境堪忧的地步。

谢娘子听闻贵国国君、蜀王均曾反对受降怀恩王,然太后不仅受降,宽赦逆犯罪行,甚至恩封王爵,然而倘若怀恩王称降只是权宜之计,日后又再掀生内乱怀恩王虽说已然被太后控制,可太后是否确信怀恩王没有子嗣在外,隐姓埋名图谋不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