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53页(1 / 2)

加入书签

徐修能几乎立马就被说服了,因为时势确然如此,继续剥削平民一定会造成乱势恶化,但剥削贵族显然更非明智,只有让世族勋贵之间互相践踏,推举出粮长,补齐朝廷赋税,少数人的抱怨,当然会被多数人镇压!

徐修能心下已经赞同,却挑起半打眉头:六娘所看杂书实在稀罕,我竟闻所未闻。

谢莹冷笑道:只要这法子有利徐世子,又何必追察来处?

倘若可能,她根本不会利用徐修能,但太后显然已经确断她的水平,莫名提出粮长制,太后若然追问,她从哪里去找这些所谓的杂书!

只能是让徐修能拣个便宜,同时也可进一步争取这人的投效。

谢莹再言:徐世子,你既认为我之建议可行,也必须答应我,对付豫王!

徐修能也冷笑:六娘与豫王府无怨无仇,只是与杨氏稍微口齿罢了,我有办法,让六娘将杨氏取而代之,岂不才是扬眉吐气?毕竟豫王毫无威胁,说服太后甘冒不讳将其灭门难度太大,但我相信,太后也不愿豫王活得太久,再说豫王如今,已经是苟延残喘了!六娘,若你能够成为豫王世子妃

第945章 杨氏好霸道

承德七年,对于大周贺姓江山而言,是一场动乱的开始,也是多年积弊的爆发,急公会高张反旗,讨伐檄文偏传各大州县,韦太后执掌的朝廷想尽办法也压制不住内乱爆发的消息,长安城中,除了懵懂小儿,几乎人人都在议论兵起衡州,被乱兵逆民推举为衡州王的太子铭遗后朱子玉,议论肃宗帝究竟是否篡位,谁才是真正的正统。

战乱当然不会立即波及长安,所以人们议论起来倒不带太多忧急,又甚至长安城内潜藏的急公会众,暗暗散布衡州等地将推善政的消息不少豪贵地霸的田产都将重新分配平民,衡州王担保凡其治下子民,均无衣食之忧,亦不承担重赋之苦。

虽说相比地方州县,无论工窑重役,抑或土地兼并,京兆府因为是在天子脚下,子民们受到的欺霸都要减轻许多,然而,就说长安城,其实也有不少衣食无依的贫民,处于一不小心受了风寒,都只能躺在家中等死的境地,这些穷困潦倒的民众,当然不会拥戴对他们的生死毫不关心的韦太后,再经急公会煽动,不少都起意投庇衡州尤其是那些家中子侄被强迫征服窑役,不堪苦累,丢了性命的贫寒人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