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16页(1 / 2)

加入书签

这晚阿禄便禀报晋王妃:秦孺人笼络者,有二十余人清白,有七人为咱们心腹,又有十人,其实太后耳目。

所谓的清白,是指并非太后耳目,而又非晋王夫妇心腹者。

十一娘只关心:太后耳目?

要是秦霁一个大意,将太后耳目信为心腹,交待了什么不该交待的话,那岂不是不利贺烨?

世父已经将太后耳目告知秦孺人,故而,不会有任何纰漏,秦孺人施以笼络,不过也是疑兵之计罢了。

这样就好。十一娘说道:那么盯防元氏之人,有无太后耳目?

只有两个侍卫。

十一娘沉吟一阵:罢了,元氏想也不会惹生什么祸患,再说她原本就是太后安插,只要不去别苑,倒也罢了。

元氏才不会去别苑,惠风说了,她对殿下可是恨之入骨又惧之如虎,眼下是躲避唯恐不及,而且明知惠风是太后亲信,她竟然也迁怒,往日颐指气使不说,竟经常责罚,惠风眼下苦不堪言,甚至抱怨婢子,偏偏让她服侍元媵人。

十一娘虽然认为元氏出行之事不值得耗废太多心神,还是交待一声:她去了什么地方,记得回禀仔细。

次日便有了消息:没去哪里,不过是去了佛寺应景,然后往中城逛了一遍,在食肆里用了午膳,游了游汾水,便归王府,想是当真闷得发慌,这才出外游玩。

十一娘也就不再理论。

王妃这样处理也好,毕竟在太后看来,王妃多数时候都是心怀宽仁,若是对元氏苛虐,仿佛也不合王妃秉性。阿禄赞同道。

王妃是真不愿与元姬计较。对于王妃的性情,碧奴显然更深理解:王妃一直便是如此,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非元姬挑衅,王妃也不会让殿下给予警诫,眼下元姬既然已经服软,王妃哪里还会苛虐她?

行了,你们两怎么争执起来?十一娘瞪了一眼碧奴:这段时日,你需得好好协助阮长史,设建工窑是一方面,工匠日常衣用,每月薪俸,都不能拖欠,官府指望不了,这些钱都得从晋王府帐上支出,霓珍衣坊收入应当能充兑一部分,你可得仔细帐面平衡,不要泄露晋王府在私下贴补!

这样的事情,涉及到她与贺烨的私产,不可能交由孟九嫂等外人打理,还得依靠阮岭、碧奴等心腹,虽然事实上,不仅贺烨,便连十一娘都已经往里贴补了不少私蓄,只是帐面上还必须清白,不能让韦太后的暗探察觉,这还真是做了好事,唯恐留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