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2章(1 / 2)

加入书签

张亮早已经搭设好将台,提前召集了两万大军,等候在将台之下,以供高澄检阅。

高澄在两万余人的注视与眺望下,一步步迈上将台,扫墓归来的高季式与张亮紧随其后。

在讲台中央站定,高澄扫视台下众将士,人山人海。

高澄深吸一口气,放声大喊道:

“我在沧州设置盐灶一千四百八十四座,但沧州民少,招不到那么多盐工。

“有人向我提议,张司马所招募的两万盐兵久在盐场,不妨让他们在操训之余,投入煮盐生产。”

毕竟是两万人的规模,纵使拿着简易地铁皮喇叭,还是需要一众亲卫替他将话传递开。

话音刚落,将台底下一片嗡嗡地议论声。

高澄充耳未闻,他继续喊话道:

“他说得很有道理,但我不同意,为了解决煮盐人手不足的问题,我费尽心思从相、冀、沧三州之中,调拨八千州郡兵投入沧州盐场,为的就是让你们能够专心操训。

“你们虽是盐兵,但也归属于行伍,将来是要上战场的,平日里多用心于操训之上,战场上便能减少许多伤亡。

“让你们分心煮盐,是对大家的性命不负责任,我绝不为之。

“我自组建京畿军起,与众将士盟誓三条。

“其一,有功必赏!只需勇猛作战,一众记功的随军文吏都看在眼中,冒记、漏记都有相应惩处,若自认功勋被人冒领、忽视,可往军法官处申诉,无论是将校,还是士卒,都会认真受理。

其二,有过必罚!澄初上战场,于襄阳城外与梁将陈庆之激战,有士卒私自劫掠物资,以致阵脚大乱。”

说着高澄看了一眼身后的高季式,向他示意。

高季式会意走上前来。

高澄指着高季式道:

“千钧一发之际,是他,冀州渤海人高季式,领五百亲卫向梁军发起冲锋,这才使局势转危为安,此役,我没有立即抽杀士卒,以明军纪。自是因为我明白,士卒无饷,以劫掠为生,罪不在他们,而在大魏一百五十年的陋习。

“既然罪在制度,澄痛定思痛,在征得父王同意后,为各军将士发饷,自此,各军再无私自劫掠之举,战场所获,战后统一分配。

“而各军军饷,耗用足有两百余万户租税,若非强迫一百余万僧尼还俗,府库早已空虚,财政难以为继。

“我且问你们,襄阳之战,是抽十杀一难,还是出两百万户租税以改陋习困难?”

一开始只有寥寥几处声音在回答,片刻后,全军共同呐喊:

“租税实难!大将军仁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