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64页(1 / 2)

加入书签

但是为以防万一,宁志恒还是解释道:“岳生这个人毕竟是江湖中人,手下人行事不秘,我们只能暗中行事,而且我来香港的行动必须要保密,不然牵扯甚广,会有很多麻烦,所以我们的行动是独立的。”

说到这里,宁志恒顿了顿,看向沈翔,吩咐道:“最后一件事,你派人去调查一下,在香港,有什么单位和部门,拥有拷贝缩微胶片的设备,我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缩微胶片

宁志恒的话让沈翔一愣,说实话,他对于缩微胶片的一些情况虽然知道一些,但具体的了解并不多,现在听到处座吩咐,不禁犹豫了一下。

宁志恒自然也有自己的考虑,其实就在他接到消息的那一刻,就已经有所判断,据他所知,G型发动机和航空鱼雷的技术资料,可以说是长篇累牍,各种图纸数据内容繁多,真要是使用纸张来记录,并进行远洋运输,绝对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认为德国方面一定采用了目前国际情报界最常用的缩微技术,把所有的资料都拍摄到小小的胶片里,这才是最稳妥和安全的方法。

这种缩微技术,其实也不是什么新科技,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使用,一八五三年,英国就已经可以把整张《泰晤士报》的缩拍成六分之一厘米直径的一张胶片上。

一八七零年的普法战争中,法国人开始把这项技术投入到军事用途上,将数以十万份的机密文件和指令缩拍成体积微小的胶卷,进行运输传递。

八十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缩微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存储量和稳定性方面都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

这项技术目前已经普及到很多领域,尤其是在储存资料方面,缩微技术的优势完全显现出来,不仅可以将浩如烟海的资料缩小到一张邮票大小的胶片中、而且缩微胶片还具有稳定性好,不宜损坏,存储安全性强、尤其是对原件有很强的保真性。

现在西方技术先进的国家,也都在使用这项技术,像一些大型的银行和图书馆,还有报社之类的单位都用它贮存资料,就是现在,英国人怕德国的轰炸损坏大英博物馆里珍贵的藏书,就用这项技术把整个博物馆的书籍都拍摄下来,而军方情报部门自然也看到了其中的好处,所以普遍用于情报谍战之中。

但是这种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缩微胶片不仅需要具有高分辨率、高解像率的技术设备拍摄,甚至就连阅读,也需要特制的仪器,比如专用的幻灯机、投影设备等等,就连拷贝设备也是极为少见的。

可是中国因为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对缩微技术一直没有什么接触。

据说在淞沪大战的前一年,美国曾资助过北平图书馆一套缩微设备,可是在战后又被日本军方夺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