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2 / 2)
等到沈墨入主通州之后,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更是天差地别。所以沈墨也将这个离他最近的地方,确定为自己的第一个目标。
……
在这之后,沈墨就开始着手布置这次行动。
淮南西路是军事改制的第一步,这个计划能不能顺利实施,就看这第一步走的如何。所以沈墨对此极为重视,准备亲自到淮南西路那里推进军队改制。
于是在这之前,沈墨给他所有准备带到淮南西路的人,做了一次突击培训。
今天就是如此,眼看着部队正在积极准备出发,沈墨在崇明岛上的总参谋部里,召集了这次参加行动的所有人员。
……
天气渐渐炎热,窗外的阳光被蓝色的薄棉布窗帘挡住。会议室的门开着,一股穿堂风让屋里的人觉得分外凉爽。
在这间会议室里,沈墨站在最前面的讲台上讲课。下面的人像是小学生一样,各自拿着本子在做记录。
这里的人几乎都是沈墨手下的新一代将领,他们就是沈墨要带到淮南西路的班底。
之所以沈墨要像老师教学生一样对他们做培训,就是因为在沈墨亲手把淮南西路梳理好之后,这些人就要奔赴大宋各地。他们要把每一路军兵,都用老师的方法梳理整顿好。
毕竟大宋天下这么大,沈墨不可能每个地方都亲自去,那样效率就太低了。
所以他的这些弟子们人,在跟随老师到淮南西路实习过后,就将奔赴各个地点,实施军事改制。
……
如今沈墨的部队,基本上第一批刚刚起家时的武将都已经成熟起来了。
在这里,常春远带领成都军镇守临洮路,负责威胁蒙古侧翼。
蜀山军由赵锦屏带领,驻地是黄河岸边的楚州城。他是金国在蒙古的进攻压力下,崩溃后的最后一道屏障。
巴山军是骑兵军,由钟与同带领,驻扎在利州东路,防备蒙军在漫长的西北国境线上发起突袭。
然后淮扬军团由姜宝山带领,镇守通州作为防御力量。最后的山东军,主帅依然是杨妙真将军。
第2569章:男儿应知家国难、腹心相换、焚身向前
杨妙真原本的五万部队,现在已经有两万人正式转为地方守备武装。野战军由原本的五万变成了三万人。虽然人数规模大为缩小,但是山东军的战斗力却变得强了不知多少倍!
因为这三年来沈墨让军工厂全力开工,生产了大量的装备。终于还是把这支冷兵器部队,武装成了三万人的快速步枪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