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2 / 2)
于是,她自己留下一小半,往食盒中再装入了昨日做的酒酿饼后,再度派人给梁平州送去。
接下来的十几、二十天,苏忻每天闲着没事就做一种、两种甚至三种糕点,不拘泥于某一类,也不是某一个地域。
按照做糕点的方式分,苏忻做的有烘烤的、有蒸制的、有煮制的、有油炸的、有煎烙的,还有一些新式的点心。
按照上辈子苏忻跟着爷爷学的地域分,他做的有京式的、苏式的、广式的、潮式的、扬式的、宁绍式、沪式的、川式的、闽式的、滇式的、秦式的、晋式的、北式的、豫式的、鲁式的等等。
有些糕点不能仅仅只说是某一个地方的,因为后来随着人口文化的融合、迁移、更迭,不少糕点在不同的地方都有,只是因为地域差异和手法等略微不同有了些许差异,比如说月饼就有多种,不同的品类吃起来自然也有所不同。
苏嘉这段时间幸福坏了,她从来没有一次性这么多天连着吃这么多糕点,她平时看向苏忻的眼神都在放光。
以前大概是没有这么多机会吃到这些美味的糕点,家里人向来不知道这个小丫头喜欢吃糕点,还喜欢做糕点。
苏忻找了个机会同唐熙提了提,说是想教小妹做糕点,一开始唐熙不大同意,但是在苏忻和苏嘉的双重“攻略”下,他同意了,前提是苏嘉在厨房要好好帮忙,听苏忻的话。
经过十几天的观察,苏忻发现苏嘉对做糕点确实有兴趣,也愿意学,但是她少了那根筋,做出来总差那么点味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人还小,力气不够。
这些时日,不仅苏家和唐家的人大饱口福,姚老夫人和隔壁梁平州的宁蔚同样跟着每日都有糕点吃。
每次苏忻送去的糕点,姚老夫人会取一些出来自己吃,剩下的就全都让人送出去,投桃报李,庄子做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她也会让人一并给苏家三房送去。
渐渐的,苏忻也就知道了姚老夫人的口味,不喜欢吃太甜的,油也尽量少放最好,酸味或者别的味道重一些都成,他后来再做糕点时,要么做老夫人喜欢吃的,要么就是单独做一份不同的,还时不时会去庄子里看看姚老夫人。
双方有来有往,短短二十来天,虽然唐熙和苏高平还没有见过姚老夫人,但是苏忻和姚老夫人越来越熟悉,姚老夫人喜欢苏忻的耐心细致,苏忻在姚老夫人身上感觉到了类似于爷爷的温暖。
过年期间宁蔚在崇安县陪了姚老夫人几天,离开崇安县后他回去了就一直忙着剿匪一事,有时候忙起来饭都只能匆忙吃两口,等到饿了再随便吃点别的。
一月下旬正是剿匪最忙的时候,宁蔚觉得,姑祖母那边就像是知道了他的忙碌似的,每天都会派人给他送来大量的糕点,糕点吃起来方便,让他能够在忙碌之余寻到空闲吃上一两口不至于饿肚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