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页(2 / 2)

加入书签

“想来,首先要加强中央,不能再如现在这般放任自流、休养生息了,税,得开始收起来。”

“其次,把铸币和盐铁收回来,这些是纳税大项,国库全靠他们了——不然万一打起仗来,各地武器制式不统一,就麻烦大了。”

“——哦对了,严打私商,那些宇宙走私队都给老夫往死里打!”

“加强边戍,全民健体——最重要的一点,”张丞相顿了顿,不明显地看了一眼前排的窦豆,心中有些叹息:“——思想上,不能再任由陛下靠近窦家的主张了。”

“窦大人他们主张黄老学说,欢喜无为而治,这不行。”

张苍摇摇头。

陈以南嘴角缓缓牵起,开始铺台阶:“为什么不行呢?”

张苍心知她有所图,却依然讲了出来:“为何?因为强调无为而治的黄帝和李耳,都是短命货,我大汉至少鼎盛数百年,为何要听信这种凝聚不起来向心力的鬼东西?”

“没有向心力的帝国,根本无法抵抗外侮!”

“现在开国不久,民生凋敝,你无为也就罢了,给民众喘息的时间——但帝王代天巡牧,不能光‘巡’不‘牧’吧?”

“昌盛之时,思想倾向必须转换!”

好,陈以南轻声鼓掌,“大人果然高见——”和我当年背的历史意义分毫不差。

不愧是帝国的中枢首脑,桩桩件件,都猜准了后人的所见所为,像亲眼见证过一般。

果然,任何一个时代的顶端人物,都有着看透数百年光阴的锐利眼光,但他们没有选择振翅高飞,而是扎根泥土,承担时代的重任。

张苍不知道现在加强中央集权有好处吗?

他当然知道。

但现在收回容易动乱国体,于是,汉朝首脑团决定摁下毒瘤暂且不表,待到时机成熟,留给后代,做最亮眼的功绩。

“功不必在我。”

陈以南从眼前长吁短叹的老人身上,看到了最顶尖政治家才会拥有的耀眼品质。

他、他们,值得名垂青史。

“那您觉得,为思想改弦更张,换什么比较好呢?”陈以南轻声说,又给张苍添了一回茶。

张苍白她一眼:“……”

“别倒了,溢了。”

“老夫确实不知你捣鼓来捣鼓去关心我朝国策做什么,小儿早就和我说了,你旁敲侧击一直在问——不过,张齐齐在你手下确实长进了许多,那便说吧。”

“思想方面,老夫比较倾向法家,但贯彻法家的秦朝衰的太快,留给民众的惯性不够强,而且法家人吧,嘴巴尖利,不常说软乎话,不太适合做讲给民众听的东西。”

“儒家比较合适,凝聚向心力和忠诚。”

“外儒内法,儒皮法骨吧,许会好些。”

“到时,陛下找个人做枪,替他说出想说的话就行。”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