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7页(2 / 2)

加入书签

赖瑾说:“奔波劳累的,要是再受寒,容易生病,穿暖点,别冻着。”示意阿福去拿皮裘,便又盯着面前的沼泽,问身旁的周温:“有什么想法?”

周温没想法,说:“当初老承安伯带着十万楚郡儿郎入沼泽……”说罢,重重地叹了口气,悄悄地瞄了眼赖瑾。这地儿,可不是善地,将军,您总盯着这,我瘆得慌。

赖瑾说:“沼泽环境本来就恶劣,要是遇到夏天,天气闷热不透气的时候生出大量沼气聚而不散,容易引起沼气中毒。都说穷寇莫追,大军追到这种险恶地方,对方拼死反抗,再加上湿热环境,人容易生病……”他的话音一顿,说:“开荒沼泽,得慢慢来,防治生病的药材得先备好。挖泥塘运土,更是一项大工程。”

周温应道:“是。”将军都定下了,他只能听。

赖瑾瞧见面前的这片满地泥沼和枯黄杂草的地方,也是有点头疼。他不确定沼泽能不能开荒出来,决定先派些人 ,在周边弄一小块地方试试看。

作者有话说:

在多子多孙多福气的古代,大族的子孙后代都是以几何数量增长的。

想想各王朝的后代,例如朱元璋,他家到他的时候,只有他一个,到灭亡时,宗亲数量据说有二十多万。沐氏一族身处战乱之地,且只有一郡之地,没有这么多人,但数量也不会少,到边郡的主要人口还是以依附他们的仆奴居多。

第105章

赖瑾看完草地, 回到营帐中,取出沐真写给他的信,仔仔细细地来回看了又看。

他阿娘的信写得极细, 从东安关战事、粮食调度、损耗、打仗开销, 到赖瑭、赖瑛的所作所为,一一道来,包括他母亲与兄弟俩的谈话内容, 都按原句写在信里。

信的末尾提到:你阿爹得知赖瑭让赖瑛将两郡之兵合在一处, 于清郡练兵,当场震怒,一夜未眠。是日,便要披甲带赖琦去东安关换将,叫我拦下。

沐真写道:赖瑭为主将,身系战事, 临阵换将, 必使军心大乱。东安关已是危在旦夕,经不起换将风波, 一旦有失, 身后数郡之地尽皆难保。为战局,为几郡之地数千万子民, 不能动他。然,清郡、尚郡皆有明令,谋夺军户遗孀孤寡财产者, 斩!若是军中有此事,斩立决, 悬首于辕门前示众。

由我做主, 此事定为非个人所为, 而是尚郡撕毁清郡与尚郡结盟,借战事谋夺清郡,待战事平定,将来再行清算。赖瑛欲将此事归为兄弟帮扶,你自行斟酌。

赖瑾看完信,心道:“经过此事,谁特么还跟他们是兄弟。”

没分家以前,他们都在父母膝下,是一家人。现在分了家,他承袭的是清郡沐氏,赖瑭承袭的是尚郡赖氏,从本质上讲,一个姓沐,一个姓赖,一家人?赖瑛跟清郡沐氏没半毛钱的关系,哪来的脸拿清郡沐氏的产业去帮扶尚郡赖氏,还称互相帮扶?

赖瑾觉得自己承袭母族的家业,却随父姓,也是挺没脸的。

按照清郡、尚郡的条律,孩子由谁养跟谁姓。父亲不给钱,孩子由母亲养,随母亲。母亲带着孩子改嫁,孩子由继父养,得改随继父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