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8页(1 / 2)

加入书签

对现在龙椅上的皇上,太不敬重了,太不应该了……

另一厢,御书房外,徐公公听人禀了事,转身进去。

“皇上,”他道,“老侯爷去兵部催促,定了傍晚出城,夜里船一到渡口,就连夜出发。”

皇上正批折子,闻言道:“朕猜到了,不急就不是他了。还有什么消息吗?”

徐公公面露迟疑之色。

“直说。”皇上催促。

“老侯爷的幺孙,陪着一块去的兵部。”徐公公道。

皇上的眉头微微一蹙。

徐公公垂着眼,把探子偷听到的对话,都禀了一遍。

皇上手中的朱笔放了下来。

真是小儿。

秦胤说的其他话,暂且不评价,只那句“念书念傻了”,皇上深以为然。

赵源也是一样。

没有见识过乱世模样,也不知道地图上的飞门关离京师到底有多远。

都是“孩子”。

可哪怕是孩子,说出来的话,一样扎耳朵。

故人,比活人有用?

皇上抿了抿唇:“他们爷孙两个回府了?”

“应是回去了。”徐公公道。

“傍晚出发,连夜行船?”皇上哼道,“你去城门口送一送。”

徐公公一愣。

很快,他就明白过来。

皇上担心永宁侯把小孙儿偷偷送出城、捎上船。

事后真就发现秦渺不在京中了,皇上还能为此为难秦家剩下的人?

不过小孩儿一个,淘气偷溜而已。

皇上若在没有其他证据的状况下,指责永宁侯府,反倒是伤朝臣们的心。

人家老祖父带兵出征,家中其他人就莫名其妙被责备……

如此想来……

徐公公来回思考,心念一动:“皇上,如果老侯爷没有带他孙儿走,说明他并无其他想法,若是明日、后日,见不到那孩子,您正好以此做好准备。”

摸着胡子,皇上沉思着。

秦胤虽大大咧咧,但他是直,并非愚笨,他心里若真存了事,就绝对不会把小孙儿带走,此举打草惊蛇。

一旦他这么做,等于是舍弃其他所有亲人,只换一个幺孙。

以状况来看,秦胤暂时没有这个必要。

而反过来,他若真让徐公公在城门口把关……

恐怕是秦胤先品出滋味来。

“你说得有理,”皇上缓缓点头,“去交代那两个御林,船只启航之后,若在船上发现了其他秦家人,立刻回报。”

徐公公应声去了。

皇上靠着椅背,面色郁郁。

秦胤那老头子,也不是什么省心的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