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1 / 2)

加入书签

</p>

</p>

没想到下一个回来的是山桃。

阿夏瞟了一眼她的篮,“还挺多。”

“那当然,我可说了不少好话。能做好多件呢,到时候我帮着晓椿做一件。”

山桃确实磨破了嘴皮子,她是个半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她又问,“累了没?去那边石凳坐会儿,我站在这等就成。”

“站站得了,那地还得走不少路。”

“你比山南还懒,干脆躺地上歇歇得了。”

阿夏冲她做个鬼脸,才不听她呜呜渣渣的,乐得山桃要去抱她的脖子。

两个拌嘴的功夫,喘着粗气的山南和晓椿在巷口碰面了,几人一凑,发现碎布头子不少,拼拼凑凑做三件不成问题,剩下的还能做件百衲被。

此时已经将近晌午,大家又走了那么多路,累得肚子都空了。晓椿立马道:“晌午我请你们吃午食,要吃什么都成。”

山南腿肚子都在抖,瘫在墙上,摆摆手,“找个有地坐的就成,我是不挑。”

阿夏是不知道吃啥,她嘴挑得很,要不是家里爹娘会做,迟早得饿死。

打远处走来个挑着馄饨担的老汉,阿夏有了精神,冲大伙说:“我们吃馄饨去。”

“馄饨,在哪呢,”山南一下子立起来,腿也不抖了,忙凑到阿夏身边去看,眯起眼摸着下巴道:“估计得是个卖绉纱馄饨的。”

“估计是,且瞧着年岁,得有几十年的功底,肯定不错。”

山桃白了两人一眼,“你们是说相声呐,一唱一和的,”她又小声嘀咕,“我怎么就瞧不出来呢。”

晓椿见两人想吃,又问了一嘴山桃,才招招手,“老伯,这里来四碗馄饨。”

“哎!”

那老汉应下,立马放下挑在肩上的馄饨担,那担做得极好,弯折不倒,一端挑着的是炉龛,中间置炉子,顶上是铜锅,底下的炭不旺,铜锅一直温温地冒气。

另一端则精巧许多,一个深红色小柜,竖排抽屉,里头放的馄饨皮、搅打好的肉馅还有一堆的佐料。

最底下的是碗筷,不大很轻巧。

馄饨不是早就包好的,老汉停下现包。他也真是做绉纱馄饨的,那取出来的馄饨皮极薄,抹一点肉馅上去,在他手上转一圈,圆滚滚,里头中空。

撒一把馄饨到滚水里,皮沾着水就外鼓,立马得拿那小巧的竹爪篱全给捞上来,在小凳上摆几口碗,一把葱花、一勺猪油,少许佐料,最要紧的是倒他那拿大棒骨吊的汤。

碗里的馄饨要是再个黑点,活像大眼肚鼓的鱼在水里游,胖的没尾巴那种。

阿夏端了一碗,没地坐就站那靠墙吃。猪油熬得是真香,还没尝就闻到了。馄饨皮薄的好就不怕吃到结头,也就是捏紧处半生不熟。

皮软,里头有汤汁流出来,肉馅要整个馄饨吃进去才能感受到,汤头太鲜了,跟阳春面拿黄鳝骨熬的又不太一样,不过都鲜得要掉眉毛。

阿夏最喜欢吃带汤的吃食,馄饨吃完,再把最后一点汤底喝掉,鼻尖冒汗。

她们三个是再好吃,吃一碗就饱了。山南却抹了把嘴,喊道:“老伯,再来一碗。”

那一碗他非要自己掏钱,吃得才有底气。

吃饱后,他还跟老汉唠嗑,“鲜肉吃着好,但要是荠菜馅的,那味道才鲜呢。”

“还是小娃你会吃,等三月出头你再来我摊子吃,那时候荠菜头正嫩,配我的馄饨才好吃哩。”

老汉拿热水抹了碗,边说边重新挑起担,又喊起他的调,“馄饨,包肉的大馄饨——”

渐渐走远了。

作者有话说:

酒酿圆子做法参考——《鲁迅笔下的绍兴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