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6页(1 / 2)

加入书签

事后诸葛亮谁都能当,但是在当时的情况来看,骆时行必须这么做,否则万一巡察使没有问题,他怕不是要被扣上一顶与朝廷离心的帽子。

骆时行的位置本来就很敏感,这年头,当了刺使的未必能当上都督,当了都督的也基本上不是刺使,骆时行虽然不是第一个,但也是少有的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刺使。

许多人觉得这样不好,容易让地方势力空前强大,但当时没有别的好办法,所以以后要么削对方的军权,要么就是把对方调离交州。

在这种情况之下,但凡骆时行做出点什么让人怀疑的事情都容易出问题。

所以上官婉儿对骆时行这一波操作还是非常欣赏的,保持谨慎的同时却还是相信朝廷,至于巡察使是冒充的这件事情,谁能想到呢?

对方持节不说,所有证明身份的东西都有,如今只能说之前那位巡察使的死可能也有猫腻,但这就不是骆时行的责任,而是蜀中官员的责任了。

翰林们听得似懂非懂,对于上官婉儿他们还是比较服气的,对方以女子之身无论是在眼光还是在才情上都压他们一头,不服气也不行。

而就在上官婉儿为骆时行说话之后,骆时行的第二封奏疏终于姗姗来迟。

中书省在接到他的奏疏之后直接送到了中书令那里,中书令看完当即长出一口气,大笑道:骆无咎这可真称得上是步步为营。

每一步都不出错,甚至就算出错都有补救的机会,同时还给朝廷减轻了许多负担,这样的刺使简直就是个宝啊。

不过就算中书令这么说,他也没有觉得骆时行有心计什么的。

要知道骆时行身边围绕的都是什么人啊,都是成了精的老狐狸,有这样的手段不稀奇。

退一万步说,朝廷宁可要有心计有手段的聪明人也不想要个傻子啊。

中书令一边让人通知户部跟吏部不用太着急上火,一边揣着骆时行的奏疏进了宫。

这件事情太后也十分关注,如今也算是有了一个好消息,至于冒牌巡察使一案倒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结束的,因为需要很多地方配合。

尤其是蜀中那边需要查巡察使的整个轨迹,看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些都需要时间。

当然最主要的是消息怎么泄露的,再查不出来,周兴他们可是要动手了,之前他们已经暗示朝中一些大臣尸位素餐,对太后不够尽心所以才漏洞百出。

谁都看得出来周兴他们这是想要再次找借口排除异己,但问题是知道又如何呢?这还不是看太后吗?

如今骆时行的奏疏来的正好,可以给他们减轻一点压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