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1页(1 / 2)

加入书签

按照网络上流行的说法,我们现在研究出来的不应该叫人工智能,而是人工智障。至于真正的人工智能的道路在那里,这也正是我们现在迷茫且在探究的,人工智能的研究可能需要一个新的方向。

这倒是陈颂他们没有想到的,近十年来人工智能的研究似乎一直在一个繁荣期,不仅是学术界,很多企业也加入了对人工智能的研究,甚至于是一些看起来实力并不强的企业,人工智能的门槛变得很低。

也一直有很多和人工智能的新闻出现,甚至有很多业内人士觉得他们的人工智能已经产生了自我意识,虽然之后都被辟谣了,但外行人确实无从得知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困境。

方教授无奈地说道:从企业自身的需求角度,甚至于从一些科研辅助的角度,人工智能的作用都变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符合市场的期待。但是从我们对人工智能本身的研究看来,确实是进入了一个瓶颈期。

曾院士打断了方教授的诉苦,认真地问道:我倒是不喜欢产生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它们搞研究未必有人好用,不过大概不用休息?但既然产生了自我意识,不让它们休息是不是太人道?哦,算了,反正还没有产生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我是想问,你们能不能研究出一个能够帮助打捞海洋垃圾的人工智能出来?

方教授一脸懵逼,打捞海洋垃圾不是直接捞就行了吗?你是要怎么帮忙?

曾院士加入了诉苦的队伍,如果是这样就好了,打捞海洋垃圾不容易啊。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大洋中间有一些海洋垃圾场,已经困扰了各国学者很多年了,我们一直想要解决那些海洋垃圾场,但一直没有好的办法。

那些海洋垃圾场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洋流,洋流将海洋各处漂浮的垃圾聚集在了那些区域。同样也是洋流,将一些漂浮生物,比如水母之类同样聚集在那些海洋垃圾场里。因为这些漂浮生物的存在,如果我们简单粗暴地直接将垃圾大佬上来,就伤害到那些漂浮生物,鉴于垃圾场里距离的漂浮生物数量非常多,这会对海洋生态造成较大影响。

但如果我们对此置之不理,那些漂浮生物生活在垃圾场里,对它们本身同样有害无益,而且很可能会导致以这些漂浮生物为食的海洋生物和海鸟在捕食的时候,吞食塑料之类的垃圾,对它们造成伤害,同样会影响到海洋的生态。目前的情况就是进退两难,我们也考虑了一些解决方案,但始终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方教授认真听完,也开始考虑起来人工智能是否能在其中起到一些作用。

想了想,他说道:听你这样说,我倒是有一点初步的方案,不过这需要很多的数据,包括海洋垃圾场里生活的生物种类和各种数据特征,还有就是洋流的模型,海洋垃圾的数据。如果真的要做,会是一个大工程。不过还真不是不能做,但鉴于其中需要的资金,可能需要国际合作。另外,我们需要一个数学家帮助进行建模。

听到他这句话,众人的目光都落到了陈颂的身上,要说数学家国内还有谁比这位菲奖得主更厉害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