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节(1 / 2)

加入书签

必须不断地翻炒,一直炒到面团表面炒出好看的焦黄色,这糖豆子才算是做好了。

炒好的糖豆子吃着喷香,不过这玩意儿太考验牙口了,江有粮年纪大了,仅剩的几颗牙他十分珍惜,坚决不肯为了吃两颗糖豆子崩掉他的大牙,江小满只好拿了一个干净的塑料袋,把炒好的糖豆子扎紧了,留着明天带到学校去,和牙口好的小崽子们分享。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1-08 12:45:50~2021-11-09 11:13: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3221325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章

第二天天还没亮,江小满就爬起来了,凌晨的大山格外的冷,匆匆拿了一件旧的校服外套穿上,江小满赶紧生火,大锅里是昨晚炖好的腊骨头汤,旁边的小锅里他加满了水,两个灶眼一起烧,小锅里的开水是他们父子俩一天要用的热水,一次烧好了灌在暖水瓶里,接下来一整天都不要烧水了。

灶眼烧起来他就不管了,估摸着父子俩的饭量,舀了三碗面粉,加水搅拌成面糊糊,等到骨头汤沸腾了,揭开锅盖,拿了一把长柄的木头勺子,一点点把面糊搅下去,盖上锅盖焖一会儿,腊骨头本身就有咸味,连盐都不用加了。

疙瘩汤做起来非常方便,出锅前,江小满又撒了一把葱花下去,盛出来放在饭盆里,又把昨晚吃剩下的腊肉炒菌子回锅热了一下,从坛子里夹了半碗他爸自己腌的酸辣椒泡嫩姜出来。

刚做好早饭,他爸已经把昨晚临时做的桐油火把给拿出来了。

早上走山路还是有点危险的,山民经验丰富,每年都会自己打桐油做火把,走夜路的时候就燃起火把,可以照明,最主要的是野兽都怕火,远远看着火把就逃走了。

寒冷的清晨,吃上一碗热乎乎的腊肉汤面疙瘩,吃完浑身冒热气,就跟打坐运功的武林高手似得。一口气干掉两大碗面疙瘩,看看锅里还剩下不少,江小满得意地看了他爹一眼——

“中午不许吃白水面条啦,这些面疙瘩热热够你吃的了,晚上等我回来,今天去赶场买点肉,给你做个梅干菜烧肉,这个你咬得动。”

叮嘱他爸要按时吃饭,江小满点燃火把,背好背篓,一路往山下跑去。

他家到村里要走大概四十分钟山路,天刚亮就出发,到村里刚好赶上第一趟去乡里的班车,坐上车,还要再开半个小时才能到乡政府所在的集镇。

昨天在学校帮忙做饭,发现食堂里好多东西都没了,江小满就把学校大门钥匙给了江彩云,让她帮忙开一下校门,这样他就有时间来赶场采购了。

他们这里每隔一旬会有个大集,十里八乡的人都过来赶场,小贩们把街道两边都占满了,卖什么的都有。

江小满先去了一趟批发部,买了一大桶洗洁精、红糖白糖各买了五斤,又去扯了及尺麻布——食堂盖碗筷的麻布都沤烂了,随便搓一下就往下掉渣,江小满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买好这些,先寄存在批发部,江小满也不急着去买肉,现在人多,卖肉的根本不给还价,不划算,他有另外一件事要做。

拿出自拍杆,把手机连接上,打开摄像头,江小满对着镜头有些生疏地笑了笑:“大家好,今天带大家来看看,我们山里人赶场都能买到什么东西。”

说着,他就举着自拍杆儿一路逛了过来。

最近他也开始拍视频了,不过毕竟刚开始,流量惨淡,前面几个做菜摘茶叶的视频,最高的浏览量才几千个,粉丝也只有一百多,不过他打算坚持一段时间,最起码在家这段时间,他要坚持拍下去。

大概是因为从小就想着法儿的赚钱,江小满对于一切有可能赚钱的行业都想要去试一试,拍短视频耗费的不过是一些时间和电费网费,是他目前的能力范围内,能找到的投入成本最低的创业模式了。

郎山乡地处深山,赶场的都是山里来的,卖什么的都有,这个季节最多的就是各种山里的野山菌和各种野菜了,还有自家做的腊肉,自己家种的蔬菜之类的,逛了一圈,江小满把一些城里人不常看到的东西都拍了一遍,刚走到街尾,突然在角落里看到有个老奶奶在摆摊卖自己做的花布单鞋!

江小满一个饿虎扑食就扑了过去,简直是热泪盈眶了:“阿嬷!可算是找到您啦!”

这次他非得跟着阿嬷找到她家不可!

就是这个手工绣花鞋啊,好赚钱的!去年也是五一放假,他无意中拍了一张集市的照片发了朋友圈,谁知他们班好几个女生都私信他,想让他帮忙代购一双他们集市上卖的这种老花布的千层底单鞋。

后来江小满才知道,原来这几年女孩子们都喜欢穿汉服或者那种民国服饰拍照,衣服好买,要是肯出大价钱,私人定制都可以,但那种千层底纯手工缝制的老式布鞋就难买了,流水线做出来的鞋子,看着总有种廉价的工业风……

和店里动辄几百块一双的千层底绣花鞋相比,江小满帮她们代购的几十元一双的老式布鞋,简直是物美价廉,纯手工绣上去的花朵,单看有点老气,但搭配上合适的衣服,那真是越看越好看。

用同学的话说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看起来土土的,搭配上衣服就特别有年代感!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老阿嬷做的鞋子尺码都是随机的,有几个同学没买到合适的尺码,已经叮嘱过江小满好几次了,还把自己的鞋子尺码都写给他了,让他下次回来,无论如何都要帮她们买一双尺码合适的花布鞋,加钱定制也可以。

能代购赚点零花钱,江小满当然开心,但问题是,从那以后,他自己回来过几次,甚至还让他爸也在赶场的时候帮他去看过,那个老阿嬷居然再也没来摆过摊!

郎山这地方太大了,有些比较偏远的山村,据说都靠近隔壁省了,想找一个连名字电话都不知道的老人家,简直就是大海捞针,江有粮甚至担心这位老人家还在不在世,毕竟听儿子描述的年纪,是真的有点危险。

结果没想到,江小满都已经放弃了,居然又在集市上看到了这位卖花鞋的老阿嬷!

阿嬷年纪大了,耳朵背,记性好像也不太好,江小满冲她指手画脚地说了半天,才想起来老人家估计是听不懂普通话,又连忙切换成本地方言。

“鞋子大小?哦哦,可以做的。”

“多少钱?三十块钱一双。”

“去我家拿?我家好远的。没有电话,我跟我们村的一起来的。”

老阿嬷说不清楚她住的地方到底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叫什么江湾,江小满急的满头大汗,后来还是老阿嬷的同村卖完东西来找她,江小满才终于知道了老阿嬷的家到底在哪。

这个村子他居然还去过!

就是昨天他送的其中一个孩子江盼的家,叫江湾村,这村子是沿着一条江造房子的,离镇上有点远,但是离江小满家却很近,翻过一座山,再跨过那条江就到了。

“原来昨天是江老师送江盼回家的啊?我是江盼的婶子,咱们加个微信吧,以后你要找翠屏阿嬷,直接找我就行了。”

来接老阿嬷的中年女子主动拿出手机,跟江小满加了个微信,她儿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跟学校老师加个微信,以后遇到什么事情联系也方便。

当然了,她现在还不知道江小满就是临时去学校帮忙的。

江小满赶紧把手机拿下来,跟对方加了个微信,问了一下名字,备注了一下“江湾村陈嫂”,怕自己忘了,还在后面打了个括号,写了“花鞋”两个字。

老阿嬷难得下山赶场,不过她这边的生意不太好,一早上才卖出去一双鞋,看看篮子里还剩下几双,江小满干脆全给她买了,也省得她下回再跑一趟。

买花鞋耽误了好一阵子,江小满狂奔到卖猪肉的摊子前面的时候,卖猪肉的都准备收摊子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