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节(1 / 2)

加入书签

姬玉落如今顶替了姬玉瑶的身份,自然也要代她受罚,只是足足一个月过去,京都已然入冬,也不知还要将她关到几时去。

再看眼前,手边的油灯早已熬尽,草纸上赫然写着个“霍”字,只是被墨渍染了半截,只剩下头顶半个“雨”。

她撂下笔,握了握有些发麻的手心,正起身去合窗时,屋门发出一道经年未修的“吱呀”声,在清晨显得十分突兀难听。

姬玉落顿了顿,抬眸看去,撞进一双沉敛的眸子

来人负手而立,一身绛紫色官袍将他衬得很不平易近人,清冷的眉目与跟前的少女有说不清的相似,眼尾的细纹若隐若现,更添严峻,年轻时的书卷气在他身上酿成了沉甸甸的威仪,不笑时令人生畏。

他正是姬家的家主,姬崇望。

姬玉落很快垂下眼,像是不敢与他对视,声音很轻,显得畏惧:“父亲。”

短短一个月,姬崇望的声音仿佛沧桑了十岁,他不经意间叹气,沉声道:“宫里来人了。”

闻言,姬玉落半抬了下眸,想必是钦天监定下了吉日。

果然,就听姬崇望道:“钦天监择了吉日,就在下月十八。事已至此,再多说也于事无补,你母亲会给你请个教习嬷嬷,你跟着多学规矩,往后——”

“谨言慎行。”

谨言慎行,这几乎是姬崇望的座右铭。

尽管这么多年来,姬崇望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但许是因寒门出身,他对地位名声向来格外爱重,说话做事皆讲究规矩,绝不轻易授人把柄,对府里人也同样要求甚严,尤其是膝下的儿女。也正因如此,他的名声确实经营良好。

而他眼里的姬玉瑶,大概就是坏了他那锅粥的老鼠屎。

姬玉落配合地红了眼,“可我与霍大人根本就——”

“如今你与霍显真也好假也罢,圣旨已下,由不得你选,也由不得我选!”姬崇望厉声打断她,深吸一口气,才恢复冷静道:“你只需本本分分的,在闺中准备成亲事宜,别再惹出事端。”

姬玉落像是被他唬住,怯怯地说:“女儿知道了……女儿,谨记父亲教诲。”

见她这般唯唯诺诺,姬崇望动了动唇,剩下几句训诫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不是个慈父,对儿女素不亲近,也鲜少插手后宅琐事,但不代表他一无所知。姬玉瑶自幼在府里是如何受人轻慢,又是怎么被逼得只能去承愿寺躲清静,你当他真不知?

他当然知道,他不过是不在意罢了。

毕竟谁家后院没点糟心事,只要不闹到外人面前,只要不损了姬家的体面,他便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此他虽与长女相处甚少,但却还算了解她的脾性,胆小软和,沉闷得很,即便是受了委屈也不吭声,只会一个劲儿往后缩。

面团似的,毫无棱角。

这样的性子,恐怕给她一百个胆子,她也不敢做出那种出阁的事来。

姬崇望闭了闭眼,当初乍听承愿寺一事时他确实很恼,但后来也想明白,这事儿十有八九,是被算计了。

思及此,再看“姬玉瑶”时,姬崇望的脸色多少有些复杂的怅然。

只见一阵凉风吹来,姬玉落掩唇咳了两声,身形单薄得像是一阵风就要刮跑,姬崇望口吻难得缓了缓,摆手道:“行了,回屋去吧,不必再呆在静思堂了。”

姬玉落忙应下是。

临了,姬崇望又说:“你母亲在气头上,那日说话重了些,你也别怪她。”

姬玉落当即摇头道:“是玉瑶牵连了姬家,又怎敢怪罪母亲,只盼母亲早日消气,莫要伤了身子。”

“你能这样想最好。”姬崇望欣慰地点点头,这才离开。

待那双黑靴消失在视线里,姬玉落才慢慢抬起头。

她脸上神色渐敛,唇角挑起一抹嘲讽似的笑,眸里原有的那点胆怯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漫不经心的凉意。

“小姐!”

姬玉落侧身看,就见绿衣丫鬟撑伞小跑过来。

-

碧梧跟在姬玉落身侧,小心翼翼打量她的神情,红着眼欲言又止:“小姐可知,日子已经定下了,就在……就在下月十八。”

姬玉落步子很慢地往所居的角苑走,“父亲适才来过,与我说了。”

见她神色平静,与那日在承愿寺醒来时哭到晕厥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碧梧一时摸不准她家小姐是禁足一个月想开了,还是强装镇定。

应当是后者吧,毕竟这十七年,小姐在姬家过得实在坎坷,简直是有苦难言,唯一的寄托便是倚仗这嫡长女的身份,来日出嫁能嫁个好人家,谁曾想……

丫鬟想到那个名字,生生打了个冷颤。

恐怕将来的日子,只会更难,而她家小姐又不是个擅长盘算的人。

碧梧只好多替她操一份心,于是吸了吸鼻子,敛起哀伤的神情,斟酌道:“小姐,奴婢听说前不久夫人在替三小姐相看人家,私下与安国公府说定了亲事,但赐婚圣旨刚下,安国公府那头便打了退堂鼓,转头与别家说亲去了,夫人就是为这事儿才这般恼火,恐怕还没消气,咱们这些日子还是不到夫人跟前去好。”

姬玉落稍顿,随后面露了然。

碧梧口中的三小姐正是姬玉瑶名义上的嫡亲三妹,姬娴与,林婵有多厌恶长女,就有多疼爱幼女,她将姬娴与护得跟眼珠子似的。

这也就也怪不得出了承愿寺一事后林婵会比姬崇望还要恼怒,幼女即将及笄,而一旦姬家与霍显扯上关系,势必让人避之不及,那这亲事还怎么谈?

她很轻地叹了声气:“你说得是。”

见她叹气,碧梧又焦急道:“可小姐也万不能与夫人一直这么僵着。眼看婚期将近,一切都需夫人多多劳心,即便是往后去了霍府,也免不得要倚仗家里,夫人她……虽待小姐不如三小姐亲厚,那也是因太信什么大师所言,对小姐有所忌讳罢了,但说到底,您与夫人是亲母女呀。”

“夫人头疾许久,小姐不是与静尘师太学了好些个治头疾的方子么,过几日待夫人气消了,也能派上用场,夫人身子一好,心情便也好,届时便更好说话了。”

“还有三小姐。三小姐素来便待小姐和善,从未因闲言碎语与小姐疏远,这回丢了安国公府的亲事,奴婢瞧她也并不怨小姐,还常常与奴婢打听您呢,若是三小姐能帮着在夫人面前说两句,那是再好不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