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页(1 / 2)

加入书签

这个数据也让不少业内人士大感惊讶,而紧接着播放的二胡篇则是让所有人都沉默了,首播数据下降了不说,留存量和重播率降到了15%和4%。

数据再次下跌足以说明问题。

第71章

古乐之美的剧组人员都想找出问题所在,因为这才是第二期,按照之前的安排,剧组还要再拍摄一期纪录片。

现在不找出后两篇失利的原因,难道还要懵懵懂懂的去拍摄下一期吗?到时候又失利要怎么办。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剧组人员疯狂查找问题所在。

“这是我们这几天找出来的资料。”易联把整理好的资料投放在会议室,他是琵琶组的导演,也参与到了这次查找中。

他不觉得自己和陶导萧导的拍摄能力差到哪里去,可是数据摆在他面前,他承认自己这次的失误,但失败归失败,他也必须要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

投影而出的是一条网友的评论,点赞的数据很高,显然是工作人员精心挑选。

“老实说拍的其实比上一期好看,就是和古琴篇比看的人有点乏味,科普的太严肃了,讲解的也不算有趣,勉勉强强吧。”

“我一直以为古琴篇拍的挺随便的,讲解也不严谨,还以为是为了有趣放弃了准确,结果一查资料,一个错误也没有,摄制组厉害。”

“四篇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古琴篇,乔墨沉出场好多,而且他和琴真的好配,光看他弹琴讲解的样子我就可以看一下午不休息。”

“+1,古箫组乔墨沉也出镜了,不过次数不多,也还行吧,其他两组颜值没有就算了,这是纪录片不能讲究太多,可是拍的也不有趣,没意思。”

……

接下来的一条条评论,一篇篇古乐器爱好者的评价报告,以及剧组调查队找出来的资料,都很清晰的指向了一个方向——乔墨沉。

提出这个结果时,调查人员都不敢相信,可是翻出他们看过的那些资料,他们无奈的发现问题还真的可能出在乔墨沉身上。

颜值方面就不用多说,乔墨沉和古琴太般配了,加成不是一点半点,哪怕是他们,都已经看了古琴篇好多次,听着讲解都要厌烦了,可是一看到乔墨沉和琴一起出现在镜头前,还是忍不住会心动。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拿到了古琴组和古箫组的拍摄资料,里面有很多科普讲解,甚至是拍摄方式居然都有乔墨沉掺杂其中,看了看乔墨沉的发现,他们发现乔墨沉并不是随便说两句,而是起了很大的帮助。

他们拿着资料做了一下对比,发现另外两组从科普内容还比还不差什么,但是论起吸引人来,那简直就是惨败。

他们也不得不确定导致四组两极分化的原因就是乔墨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