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3页(2 / 2)

加入书签

以往皇家的事是禁止百姓议论的,这是为维护皇家的威严和尊荣,说到底也是为了皇家的名声,这名声也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获得,当公主在民间的唿声越来越高时,朝堂上的百官还能以什么借口来反对?当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新一批官员进入朝堂后,他们也许更能接受公主上位。

第二日朝会上便有大臣参了京报一本,认为京报将公主与皇家的事堂而皇之地登出来,实属大逆不道,几句话后越说越严重的,认为这样的京报就不该存在。

可也有思想开通的大臣站出来反对,京报又没公开议论公主之事,只是报了则平安,之前的大周京报可是公开抨击公主参政呢,那时怎就没见这官员出来参大周京报一本?这到底是故意针对京报还是为的什么?

没等皇帝开口,告状的人就被指责得面红耳赤,担心皇帝真的以为他是别有居心。

皇帝和气地笑道:“行了,都不要争吵了,京报朕也看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朕也知道永福差点被惊马冲撞后,外面有不少百姓关心永福的身体,这则平安消息登出来,也是为了让关心永福的百姓放心,并没犯什么忌讳。”

“而且这件事朕事先便知道了,是朕默许了京报登了这则消息。”

这话一出,谁还敢再出来抨击京报?皇帝都允许了,抨击京报岂不就是在抨击陛下,指责陛下的行为不对?他们哪有这个胆子,一个个顿时变成了鹌鹑。

朝会后,燕向熙特地去谢了她父皇,她很清楚,京报登出来之前,她父皇毫不知情,父皇是和那些大臣一同知道的,父皇在朝会上这么说摆明了是站在她一边,为维护她而将这件事揽到自己身上的。

“是宋六元来找儿臣商量,儿臣了觉得这点子不错,所以便允了他,如此也省得一些别有用心之辈在背后造谣生事。”燕向熙当时也觉得此举颇为大胆,但宋泽轻而易举便说服了她,从现在的结果来看,百姓的舆论明显是偏向她的,对她好处多多。

皇帝笑道:“宋六元也是个脑子活络的,而且知道分寸。”

京报上只报了公主平安的事,没再添加其他多余的话,这让人看了反而舒心,公主是他这皇帝唯一的孩子,报个平安都不成吗?让人想抓把柄也抓不住,所以朝会上皇帝才会那么理直气壮地将反对的人驳斥回去。

难道他的孩子还见不得光不成,要遮遮掩掩的?

相对比之下,那大周京报的用心就叫他看得非常不高兴了,宋泽虽年轻,但办的事却甚得他心。

京报这次除了因为登载公主的消息而引起极大的反响,其他文章也颇受大众的喜爱,考虑了各个阶层的需要,因而这势头不仅没被大周京报压下去,反而更大了,这落在大周京报等人眼里那就不是很高兴了,尤其是主要负责人还下了大狱,大周京报临时办公场所气氛压抑得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