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4节(2 / 2)

加入书签

除开养珠的添底儿外,真想凑齐一份皇子妃的嫁妆,就凭着司徒家如今的家底,也有一点不够看啊。

“把人手与方子,全给滢滢。往后由着滢滢派人打理就是。”司徒弘光也是应下这一话。

司徒宅。

司徒弘光、杜绵绵夫妻为着女儿的婚事担忧。莫说司徒弘光、杜绵绵觉得是天降馅饼到他家。还是来得太突然。

皇城,东宫。

赵文秀听着这一桩赐婚时,她是惊讶的一员。只是赵文秀在惊讶的同时,她是把目光瞄向着东宫的的主殿。那儿是皇太孙的寝宫。

“是您吗?殿下。”赵文秀无声呢喃一回。

被赵文秀嘀咕的皇太孙。这一位还在观摩朝政。皇太孙是忙碌的很。当然,他这般忙碌的同时,也不会忘记堂弟司马睦赐婚后,这要关心一下。

宁王府的世子司马睦打小养在京都。哪怕他父王与母妃也是爱护他。可皇家的规距摆这儿,这一位宁王府的世子爷就是搁在京都孝顺乾元帝这一位皇祖父。

当然,这是个例,这是传统。这是制度。

宁王府的世子得着堂兄堂弟们的恭喜,全是各府的世子爷。司马睦要说对于自己的嫡妻有什么期盼,那多着。哪一个少年郎对于嫡妻都有一份不同的感情。

嫡妻代表着的是齐家之好。更代表着后宅的女主人。那是与男主人一样的治家主子。

“恭喜睦弟,皇祖父赐婚,来年睦弟就会大婚。”司马瞻是客气的,也是和善的恭喜的这一个堂弟。

“太孙殿下,承您的吉言。”司马睦喊着司马瞻时,那是客气的把对方当储君。

“自家兄弟,叫我一声二哥就是。”司马瞻还是说道:“往前时,你我之间岂会如此客套。”

“君臣之礼不可废。”司马睦忙是回一话。

这二人又是谈一会儿的话。这话里话外的全是司马瞻的关心。司马睦面上是受用的很。只待司马瞻离开后,司马睦神色提变动一下。最后,他是低头冷笑一声。

司马睦不傻,他从来不会觉得有无缘无故的事儿。在皇宫里生活这些年,司马睦不是一个傻子。有些消息,他不需要查。

只要这事情对谁有好处,就能看出来一二。

司马睦娶一个正五吕光禄寺少卿的女儿,这一个光禄寺少卿还是其女赐婚后,才是提拔上来的。这等身份,莫说一个世子妃的身份。就是被纳进王府当一个世子的妾室,那在往前都是寻常事。

司马睦心中已经琢磨出一些味道来。

天子与元后恩爱,其下嫡子四人。如今就剩下晋王、宁王。至于秦王府,秦王殁了,秦王府的世子早没了。

秦藩如今算是半残着。乾元帝只是下着圣旨,给秦王诸子分封爵位时。诸庶子没一人继承秦王的爵位。全是分封的一个郡王爵位。

晋王府已经提交过世子请封的奏章,乾元帝压下来一直没批准。搁着世人所见到的,便是嫡皇子出身的诸王,就剩下宁王府还立得稳稳的。

宁王、宁王妃夫妻恩爱,其下三子全是嫡出。司马睦这一个嫡长子是世子,他的世子妃当然也是惹得许多人的注意。

堂堂皇太孙坐稳东宫,真就让天下人服气吗?

至于宁王世子司马睦可没少听着一些流言扉语。宁王世子司马睦知道的便是他的嫡妻人选一出来,只要不眼瞎的就会看明白。他的皇祖父在表示态度,堂堂宁王府的世子就配一个正五品家的女儿。

那么宁王想当储君,不配。

至少在皇帝的眼中,还是东宫一系才是皇帝眼中的继承人。所以司马睦待堂兄司马瞻的情绪有一点复杂。

司马睦自己倒不是多在意,他娶一个出身不那么高的世子妃。毕竟在皇宫这些年,他看得出来。娶一个温柔的贤妻也不错。

一个真正出身高的嫡妻,他也不是多么期盼的。司马睦有一点小小酸溜溜的对自己这般安慰着。

司马睦的想法,也是许多人的想法。

这一桩婚事一出来,这是诏告天下。堂堂正正的让天下人都知道。远在宁藩的宁王和宁王妃知道了。

司马睦的弟弟妹妹们自然也是知道了。

宁王府。

大郡主是回到娘家,她是娘家唯一出嫁的女儿。她回家来,自然是寻着亲娘谈话。

“母妃。皇祖父给睦弟的赐婚,这未免太是厚此薄彼。”大郡主替弟弟叫委屈。

宁王妃却是坐得住,她是温柔的望一眼女儿,宁王妃说道:“你弟弟哪有什么委屈的。聘礼同着皇家出,儿媳的嫁妆也是由着皇家出。”

宁王妃可是知道的,乾元帝安排着内府出聘礼,出嫁妆。这算是给宁王世子司马睦做体面。还是做的大体面,那是就比着东宫皇太孙司马瞻的婚事,那是低上那么一头。

比着旁的皇孙们大婚时,那是奢侈不知道多少。一打后,再给一个甜枣。只是这甜枣,也是那么的甜。

“弟妹的家世,太低微了一些。”大郡主说道:“如今皇祖父赐婚的是睦弟,睦弟是宁藩的世子。等着下头二弟、三弟的婚事时,岂不是更不能看。”

从来长媳就是压一头下面的弟妹们。这一个道理搁哪一个人家都适用。长嫂如母,在一个家中也是讲一个长幼尊卑的。

“无妨。”宁王妃笑道:“天下间再尊贵,也是尊贵不过皇家。你的弟妹们好歹全是官宦人家的姑娘。教养不会差。我瞧着就挺好。”

“母妃。你真不着急,你不骗女儿。”大郡主不相信。

“你啊,就是太心急了一些。”宁王妃执起女儿的手,她说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这事情咱家得叩谢皇恩。你往后,可得多注意些。”

“只在母妃跟前,女儿才是说说心里话。在旁人跟前,女儿岂会坦露心迹。”大郡主回一话。

“你睦弟的婚事,如此这般也好。宁藩也能脱离一些麻烦。京都那处真不太平。”宁王妃提醒一下女儿。

“母妃,京都哪一天太平过。那地方全是聪明人。聪明人多了,麻烦也就多起来。”大郡主冷哼一声。

宁王妃听着女儿的话,她是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