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1 / 2)
也是,她先前怎么忘记了,古往今来,当然要数学校附近的小吃摊最热闹。逛了这么许久,总算让她找着了。
容可梨涡一深,笑得大眼睛都弯起来:“赵大哥,那我们随你一道去书院边上瞧瞧吧。”
第25章 市场调研和鸡蛋面 比脸还要大的汤碗里……
容可之所以逛吃逛吃半天,不光是为了满足购物欲和口腹之欲,更是为了做市场调研,看看眼下福安县的小吃市场主要分布位置、流行品种和市场需求,寻找一个最佳办法推广猪肉香肠。
先前他们逛了一路的祥满街并不符合容可的需求,那里虽然人来人往、人口流动快,但是来往人员并非是小吃摊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大多目的在于购置物件,若是有闲钱在外吃饭也多选择去酒楼、饭馆,所以沿街不多的几个小吃摊,买的也是方便携带的饼子、糕点。
但这书院门前就不同了。
福安县的书院建在祥满街东头的一处小山之上,数百石阶之上,就是一座古朴雄伟的红木牌楼,正中挂着匾额,上书——
“静思书院,这是前朝本地出身的一位状元宰相辞官回乡以后亲笔题的。”
说话的蓝袍小书生就是赵宝柱的弟弟,赵金柱。他生着和哥哥一样的虎头虎脑,说话得时候带着三分憨笑:“这静思就是静心思考的意思……”
赵宝柱拍了一下他脑袋:“别显摆了,可丫头可是会识字的。”
“容姐姐真厉害!听说县令的千金都不认字呢。”赵宝柱夸道,“那是我班门弄斧了,姐姐莫怪。”
“怪什么,你不同我们讲这来历,还不知道其中的趣味呢。”容可笑着问起其他的事来,“金柱,你们书院有多少人呀?这附近挺热闹,路上好多小吃摊,看着客人多是和一样的读书郎。”
她一边说一边看去,从院门前开始,沿街都是卖蒸糕、炊饼等各色小吃的摊子,各色招幡迎风招展,街边摆着的木桌三三两两围坐着食客,摊贩口中的“羊肉包子一笼”“水饭一碗”“鱼羹一碗”之类的招呼声不绝于耳。
当真是热闹非常。
“我们书院拢共算起来得有两百来号人。”赵金柱给她算,“学子就有一百五十人,加上院长、先生,和他们的家眷,不少人呢。”
他见容可对这些小吃摊感兴趣,就多解释几句:“书院也供餐食,就是素了些,平常都是青菜豆腐,每月只有逢五、逢十的日子才做一次荤菜,所以这出来打牙祭的人就多了。”
话音刚落,他脑袋上又被赵宝柱拍了一下。
赵宝柱骂弟弟:“别人都出来打牙祭,你怎么不和他们一道去!成天就光吃青菜豆腐和家里送的咸菜,瘦得跟竹竿一样,今年过年回家阿娘见了,肯定伤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