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7页(1 / 2)

加入书签

杨青山反握住她的手,目光凝在她脸上,嘴角微勾:“打算怎么谢我?”

得寸进尺的男人!

秦念抽出手,拿起钢盔戴在他头上:“等你开完会回来再说吧!”又忍不住提醒一句,“路上开车慢点,注意安全。”

“你也一样。”

夫妻俩分道,秦念带着两车布料回到村里,受到夹道欢迎,一道而来的棉纺厂司机和采购都有些受宠若惊。

尤其是看到大碗的肉,整条的鱼端上来,司机和采购心底大赞厂领导们英明神武,他们以后终于不用看见肉就眼睛发绿了。

签下了长期互供协议,好吧,这中间有一些擦边球的问题,但民不举官不纠的,司机和采购心满意足的拉着一车猪和鸡鸭开往市里。

而那些拉回来的布料,在司机和采购被款待之时,就已经被搬入地主家院子里,年轻的缝纫女工们紧锣密鼓的裁布缝衣,忙碌又欢笑不断。

因为她们除了基础工资之外,还有按件计数的补贴,干得越多,收入越多,所以她们恨不得布料不断,时间也能走慢些,每次换班的时候,为了多争取那么几分钟,偶尔会有些小争执。

当然,大家的关系都很好,说是争执,不是说是笑闹更准确些。

制衣厂欣欣向荣,新任大队书记王大林,找上了秦念,说是村里的壮小伙们,看到与他们同龄的姑娘们挣的比他们多,心里有些不得劲,找上大队干部们,说要开个砖厂,要跟那些姑娘们打擂台。

大队富裕了,社员们有钱了,心里头一件事想的大概就是盖新房,尤其是那些家里要娶新媳妇的,更急于盖新房迎新娘。

思虑过后,秦念赞同开办砖厂,只问王大林三个问题:“技术有吗?干活的人够吗?开厂的资金有吗?”

第241章 春夜归人

王大林挠头憨笑:“咱村里的牛有福原来在县里砖厂干过活,懂一些技术,但要操盘还是差一点,所以我们希望县里的砖厂能给我们一些技术支持。干活的人肯定是够的,咱大队的壮小伙们说了,他们白天在队里上工,晚上熬夜烧砖都行,一定要比过制衣厂的姑娘们。”

秦念忙摆手:“熬夜当心秃头,我的制衣厂就不允许上夜班。”

王大林一听,挠头的手立刻放了下来,看到手心里的头发,有些傻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