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页(2 / 2)
他话里的细节太多,宿鹭秉持实话实说的原则:“公交车的车牌和上车时间我没有印象。但我的确是为了去江对面和朋友见面。”
“噢。”张成握着保温杯说,“今天上午十二点三十分,你乘坐动车到达嘉林南站。我没记错的话,从嘉林南站到市图书馆,82路应该更方便——你去酒店放了行李。翁溪路离南站有点距离,半个小时估计全用来找路和整理行李了。吃午饭了吗?”
“在动车上吃过了。”宿鹭说。
张成一番话陷阱重重。
首先他刻意强调宿鹭行程每一环节的发生时刻,目的是观察被调查人的反应,借此试探对方对时间的敏感性,同时营造一种「警方什么都知道,查出你的犯罪痕迹只是时间问题」的压迫感。
李诗情报警时明确表示炸弹会在一点四十五分爆炸。虽然时间稍有偏差,但痕检科确实在车上发现了反应的残渣。
但让张成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李诗情报案时说的是一点四十五分。而不是「二十分钟后」或者更为笼统的数字。
很少有报案人会在描述案情时对一些数据性的东西进行加减乘除。
紧迫感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很少,几乎是听见看见什么就说什么。
何况倒计时这种精确到秒的数字,转换成几点几分费劲也容易出现偏差,从心理学角度讲,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微乎其微。
所以李诗情只会是听见或看见了「一点四十五分」这个关键词。
那么问题来了:一辆行驶的公交车上,哪些东西既可以显示时间,又能让人觉得足够不对劲?
张成首先想到的是公交车车头标配的电子钟。
77651号是嘉林公交经典车型,车头偏右位支出一小块LED屏,用于显示时间。
但是这起爆炸案中,空气冲击波峰值超压已经达到造成死亡或致命伤的程度。
所以近距离没有目击者,公交车也损毁严重,难以判断炸弹安装在哪一位置。
草蛇灰线,这条线索也无情地断裂了。
另一个陷阱是线路。张成在嘉林工作二十多年,每一条公交路线他都烂熟于心,详尽地描述这些。
除了给对方造成一定压力外,还将宿鹭绕进了一个时间与空间紧密联系的圈套。
他描述得越详细,宿鹭就越被困在既定的事实里,撒谎的范围不断缩小。
李诗情那通报警电话实在可以挖掘出太多信息。「一辆45路公交车会在跨江大桥上爆炸」,排除是她估算的可能性,那么来源就存疑了。
「在跨江大桥上爆炸」,她为什么这样肯定?这个地点具有什么特殊性?
尽管事实上公交车是在一点四十二分,于十字路口和油罐车相撞。
所有的线索都系在李诗情身上,然而那个小姑娘却拿「循环」这种略有些荒唐的说法解释一切。
肖鹤云那边迟迟没有进展,张成一时间只能寄希望于宿鹭身上。
耳麦那头能听见余雷在联系宿鹭的朋友。张成重新把注意力投到对面的女孩身上,循循善诱:“你现在在警察局,我们会保护你,你非常安全。你的证词关系到一起伤亡重大的爆炸案,现在外面的等候室里坐了二十多个人,他们都是死者的家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