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3页(2 / 2)

加入书签

说是酒,其实就是自家酿的米酒,有个味。蔺老汉虽然嘴馋,想这自己伤口未愈合,还是忍嘴不吃。

他的堂兄蔺老四正等着酒酣耳热时说点好话,看他不喝酒忙招呼:“吃菜吃菜,这炖了好几时辰的大棒骨,养人!”汤色都成了奶白,火候够够的。

“给三儿送去了吗?”蔺老汉最关心也受伤的孩子,四婶忙说:“送了送了,一根棒子骨还有一大碗的萝卜呢!”大头都舍了,小头更要做到位,她又不傻。

“那就好。”蔺老汉才能安心吃饭,哎,他现在干点啥都不容易,怕别人瞧着他笑话,要不是堂兄弟有请,他是绝对不肯出门的。

蔺老四是个憋不住话的性子,耐着性子等兄弟喝完汤,就迫不及待的问出口:“老弟,听说侄儿名下有好多的免税田?”

蔺老汉一抹嘴:“听谁说的?”

老四讪讪的:“这不是上县城打听的嘛,都说举人老爷举人老爷,咱侄儿这也算是混出头了,是不是该照顾照顾乡亲?”

四婶插嘴道:“对啊,当初咱侄儿考试,我还送过汤哩!说不定就是喝了我的汤,侄儿才考上的。”

蔺老四瞪了媳妇一眼儿,会不会说话?叙恩情是怎么叙的吗?谁听了心里痛快?村里人都有七歪八扯的关系,一百亩那是先到先得!

四婶闭嘴后,蔺老四才叹着气说:“咱庄稼人苦啊,看着天色吃饭,老天爷不给面收成就不好,一年就种一季的麦子,碰到运气好能种点冬菜,日子才能好过点,就这,官府还要收五成的赋税那!”明面上是四成,县官老爷还要格外刮一成,大伙儿都是敢怒不敢言,毕竟民不与官斗。

蔺老汉自然也知道,要不然也不会上山打猎补贴,也跟着倒起苦水来,两人越说越投机,开始骂起负责他们村的税官来,县老爷刮地皮的爱好被他手下的人学个十足十,毕竟千里当官只为财,落到兜里才是自己的。

反正等到最后,蔺老汉迷迷糊糊就答应了依附田地的事,他想着这是小事,反正都要找人,还不如找熟人,同村同土的也好照看。

等蔺洵知道后也只能叹气,别人当举人第一件事确实是这个,他推拒显的不进人情还忘本,大不了他就不收银子就是。

又养了几天,虽然骨头没好,跌打伤口却好了,他终于找到机会去县城一趟,找赚钱的路子。

第七十九章 逃荒路上的举人(三)

手里本来的三十两,已经花去二十多两,坐吃山空的感觉不太美妙。

他在县城逛了一圈,发现商业街不算发达,各类百货站了主流,至于饰品类的,大多都是粗粗笨笨的金银,样子普通,重在真金白银,就这样买的人也不算太多,买卖双方不停的讨价还价,最后少了五文钱还搭一朵绢花。

至于书本之类的,只有启蒙和考生要用的书册,闲书只有几本地理志,看上面的灰,少说放了半年以上,老板无精打采都懒得动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