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1页(2 / 2)

加入书签

夜雪权让魏俨重整金吾卫,把羽林军交给了楚长凌。

楚太妃心知事败,在寝宫中自缢身亡。

而这一切,被妥善藏在了宫外的夜雪镜一无所知,直到事件平息才被接回宫中,赐封靖亲王,由夜雪权亲自培养,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监视之下。

继茂国公府之后,昌国公府也轰然倒塌,重央的开国功臣、立朝以来的三大巨头,至此全部覆灭,再无人能制约皇族专权扩张。

这是重央历代皇族的目标,最终却以如此惨烈的方式达成,实在令人唏嘘。

没人知道向来温驯谦恭的楚长凌为何会有如此狠辣绝情之举,但与南宫家一样,楚家的大批拥趸也都傻了眼。

这批人大多都是行伍出身,性子刚烈,不愿屈服,但终究都拖家带口,也无法孤注一掷。楚长凌成了他们眼中的叛徒、夜雪权的走狗,能指望的就只剩下了一个楚长越。

而在楚长越表态之前,夜雪权一封圣旨发到云西,封他为襄西王,赐扶年郡为封地,镇守霰沙关边境,一切待遇等同南北两府。同时另一封圣旨发往南府,给楚长越和白婠婠赐婚。

楚长越其实能明白楚长凌的良苦用心。

这一代的皇族嫡系已经凋零得只剩下夜雪权和夜雪镜两人,若真让楚悦之杀了夜雪权、扶持幼主,夜雪氏就基本可以说是走到了尽头,又要陷入君弱臣强的困境中,再想翻身,难上加难。

楚悦之当然不至于丧心病狂到让天下改姓楚,但也正因如此,楚家在历史上就会成为挟主霸权的乱臣贼子,比当初的三足鼎立更加引人注目,代替夜雪权被全天下口诛笔伐,甚至还可能给南北两府提供清君侧的借口。

——莫说是如今的楚家,便是当年楚后在世时最鼎盛的楚家,怕是也抵挡不住两府的联手夹击。

楚悦之执念太深,被陡然而至的机会蒙蔽了双眼,但楚长凌却知道,夜雪权虽是篡位,名分不正,却已经是夜雪氏和重央朝廷唯一的选择。

撇开一切手段心计不谈,夜雪权已经是唯一能给重央带来安稳和繁荣的人。

楚长凌把自己和楚悦之都卖给了夜雪权,只求能换楚家羽翼之下的万千人平安。

夜雪权那一道圣旨虽是发给楚长越,实际上却是与楚长凌的交易。昌国公府已经彻底落幕,而新的楚家则会在云西崛起,只是再也不能涉足朝政,而是成为边境的又一道铜墙铁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