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5页(2 / 2)

加入书签

夜雪焕笑道:“当时漠北一战,童玄重伤,路遥就跑去雪鹄关照顾他。两人回来时途径千鸣城,路遥险些在晴市上被人当街非礼,你说童玄能忍么?”

“蓝少爷,你可不知道那群刁民有多悍。”程书隽听他提起这段旧事,忍不住小跑两步,上前插嘴道,“我们才四五个人,对方居然来了四五十个。童大哥伤势未愈,又挂了不少彩,幸好官衙及时来人制止。战场上没被敌人捅死,倒差点死在一群刁民手里,你说窝不窝囊?”

夜雪焕道:“路遥连夜发急信给我,说有一群刁民险些要了童玄的命,你说我能忍么?”

蓝祈想象了一下当时的情景,这换了谁都不能忍。

“我当时已是边帅,不太好插手官场之事,只能先让附近的驻军前去施压,暗中调了百名玄蜂侍卫乔装其中,支持千鸣城督整改晴市。如今晴市这块地收归官府,有专人管理,规划也是路遥帮着做的。”

夜雪焕脸上颇有讽意,“当时闹事的那批人被我直接砍了,但背后操控的几个氏族都没动到筋骨。当初我不便深涉其中,但如今既然封在了临戈郡,这些毒瘤……一个都留不得。”

蓝祈对这些官场之事并不陌生,默默听着。

西北偏远,朝中鞭长莫及,管理混乱,官家与当地氏族相互勾结,虽然资源丰厚,但官富民穷。晴市能有如今的繁荣面貌,也是因为那些地头蛇得罪了不该得罪之人,否则难改现状。

这还只是一个千鸣城,临戈郡下共十一城,情况都大同小异;想要彻底整治,只怕还需要长久之计。

蓝祈想到了那些被夜雪焕拒之门外的当地富户,上赶着来巴结,也不知其中有多少咎由自取要倒霉的。

他又想到了楚后那番关于民智开化的言论,这些地头蛇何尝不是集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却因为只贪私利而阻滞了地方上的繁荣。

他越发能理解楚后“放权归民”的想法,若民众足够理智,能够遵纪守法、礼信互爱,这的确不失为是个好选择;但当下显然还不可能,所以他们所能做的,也不过只是顺应本心,身为上位的统治者,尽量造福于民。至于会不会动摇皇权——那是千百年之后的事,到时这天下还姓不姓夜雪都说不好,想那么多作甚。

就算楚后能看到那么长远的未来,这条路也终究还需要后人来走;何时能走到、会走成什么样,他们都无法左右。夜雪焕就是因为看清楚了这一点,才没有像楚悦之那样被吓到;他的本心永远清明,他的追求永远坚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