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0页(1 / 2)

加入书签

陆舟听着动静忙起身擦了擦手,唯恐被弟子们看见他好大个人还玩儿蚂蚁。

“先生好!”

“幺叔好!”

陆舟矜持的点点头:“你们适才说画,什么画?”

孟禹道:“是住在咱们府上那位王老先生的画,别看他那包袱皮破破烂烂的,里头却收着一幅好画呢。可惜画作者不详,老先生说是他儿子买回来的,也是他儿子特别喜欢的一幅画。他变卖了家产,独独没卖这幅画,就是给自己留个念想呢。”

这么一说陆舟也生了几分好奇心思,索性也不玩儿蚂蚁了,径直冲王建住的偏院去瞧画。

那幅画就挂在博古架前,颇为醒目,隔着窗陆舟便瞧见了。隐隐约约感觉这画好似在哪里见过,待进了屋细看,不由大吃一惊:“寒江图!”

第241章

王建被陆舟突然出声吓了一跳,缓了半天才缓过神来,他见陆舟盯着那幅画瞧,忍不住上前问道:“大人知道这幅画?这是我儿在翰轩书画社买回的,虽然是不知名的人所作,但听我儿说这画意境深远,笔锋婉转,必是传世佳作,他尤为珍视。”

“七七……”陆舟喊了声七七,让它调出当日在杨平家书房录入的寒江图影像。

七七见到还有第二幅寒江图时也十分吃惊,他又去查了查词条,笃定的说:“后世的确只有一幅寒江图,是我们收录过的那幅。至于眼前这幅图,或许是仿品吧。”

“仿你大爷的品!”

陆舟险些爆了粗口。寒江图是杨隐所作,而杨隐在当世也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寒江图是他私下所作,从未问世。便是仿,又从何处去仿?他自己仿自己么!寒江图这幅画的精彩之处并不在于运笔,而是意境。只有透彻理解这幅图的作者才能画出一模一样的图来……

“是了,自己仿自己……”陆舟嘟囔一句,转头问王建:“请问王老先生可记得王阙是何时买入的这幅画?”

王建想了一会儿,不是很确定的说:“约莫是八年前吧。”

杨隐失踪于景佑七年,这幅画是在他失踪两年后被王阙买回的。如果这幅寒江图真是杨隐所作,那是不是说明至少在那两年中,杨隐还在某个地方好好活着。

看来他得去找杨平问问,若论对寒江图最熟悉的,除了杨平恐怕也没有别人了。

这时七七突然开口:“也并不是哦。虽然我的系统里没有鉴别字画真假的软件,但未来科技高度发达,做一下痕检也是很容易的。”

“痕检?”

“就是笔迹鉴定。我们通常认为人的书写习惯具有特定性和稳定性,这种特性会在笔迹中得到反映。通过对笔迹的检验可以判断被锁定的字迹是否为同一人所书写。”

陆舟道:“当年宋显一案中,江学兄便可自己辨认出那两封信并非宋显和吴槐所书了。”

七七点头:“江子义在这方面的确极有天赋。可你现在不是找不着他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