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2 / 2)
这些棉花还是小杨她姐夫跟他们村的一家一家换的,都是新棉花,几乎把各家的存货换出去,有些人见小杨给的价格高,把给女儿提前准备陪嫁的棉花都换了,打算在明年山里多种棉花补上。
吴大夫说:“不要紧,你回去把我交待事做好”。
陈立强:“好的”。
来到小院时,张先生他们正好背着柴禾回来,双方打过招呼,吴大夫和杨玥去看新来的人,双方见面,吴大夫说明来意,然后相互介绍,洛、方、古、李、向、谷、陶、严八个人八个姓,杨玥把他们名字都记下来,用洛先生代表他们八个人。
开始看诊,时间不早了,吴大夫把脉,杨玥记录脉案,速度还算快,方、严两位先生有慢性病,还好不是太严重,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小病,肌劳损是每个人都有的,大病没有,比张先生他们好多了。
诊脉完成,当说到是杨玥针灸时,古、向、李三位先生拒绝了,就算听说杨玥有资格证也不同意,让吴大夫针灸,吴大夫和杨玥也不勉强。
杨玥也不在意,开始给同意她针灸的五人扎针,一次扎两个人,那三人见了,更是摇头,搞得同意杨玥扎的人心里也不安起来,不过初来乍到,这马上要到自己扎了,也不好改口说让吴大夫给自己扎。
扎完了针,方先生和严先生相看一眼,两人都有慢性病,同时扎针,方先生是支气管哮喘,从小就得的,没想到只扎一次针,他就觉得呼吸特别顺畅,从没有感觉到的顺畅,严生生是肺心病,就扎一次针,药都还没吃,他就觉得胸口大轻,拒绝小杨扎针的那三个人,拒绝错了。
小杨离开后,两人从房间里出来,快天黑了,院子里,和他们一起来的洛先生在和对屋的张先生了解情况,只听张先生说:
“我们现在上工,做的活很轻,不累也不辛苦,据说快要下秋雨了,听说这地方秋雨下的时间比较长,每年下的时间不一样,下一个月,二十多天,半个月的都有,我们现在下午请假,去拾柴,你们刚来,小杨应该会安排叫人给你们送柴的”。
洛先生说:“我看你们在煎药,你们也生病”。
“是,我们也是从其它地方转来没多久,来时一身病,现在好多了”。
“……”。
时间晚了,杨玥用轻功赶回家,还是晚了一些,杨凌棠他们等着她回来吃饭,她一到,杨云峰去热菜,一家人吃完饭,在堂屋和说一会话,杨云峰带弟弟去洗碗,杨玥去洗澡。
清洁后回房间,把患慢性病的两位先生病情详细写下来,再把她和吴大夫的治疗方案写下来,仔细推敲,发现没有疏漏的地方,查过行事本,添上洛先生八人,然后练画符图,这是每晚必不可少的功课。
盘腿调息到半夜,大门被敲响,杨玥拿上手电筒出来开门,见是拿手电筒的陈立强,看他脸色,问:“什么急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