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1 / 2)
打仗不是写诗,老三别说康熙不会考虑,胤禛不会考虑,连苏培都不会考虑。
胤禛没有打仗的经验,青海西藏离得远,长途奔驰行军这一点,就是一个大问题。
十四正当年轻,骑射上向来出色,加上贝子的身份,各方面的条件加起来,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他没有独自领兵打仗的经验没关系,康熙肯定不会这么糊涂,啥装备都不给,让他远去几千里之外去送人头,给他配上一堆有打仗经验的副将,一切就齐活了。
若是十四阿哥领兵,这就是妥妥的镀金,增加军功了。
偏偏,若是十四领兵出征的话,合适方便调遣的,离青海西藏最近,打仗经验丰富的年羹尧。
苏培能想到的事情,胤禛早就想到,两人一时谁都没有说话。苏培那些找出来安慰胤禛的借口,在这个节骨眼上,说也没用了。
经过朝议,康熙果然任命十四为抚远大将军,领兵出征,驻扎青海。
从四川调年羹尧前去支援,胤禛负责前去户部,统领后勤粮草调度。
康熙决定一下,朝堂上看似都为了打仗在忙碌,内里却风起云涌。
打仗打的是后勤补给,川藏路艰险难走,年羹尧随便找个借口,再加上胤禛,轻而易举就能切断十四的后勤补给,让他永远埋葬在那里。
胤禛几乎彻夜难眠。
从户部回到府里,秋天来临,天黑得早,胤禛大步急匆匆进屋,苏培忙着上前点亮了灯盏。
一声巨响,苏培惊得手一抖,顾不得火折子差点烧到手,循声望去。
花梨木的圈椅被掀翻在地,胤禛手撑着书案,胸脯上下起伏,如同困兽般,剧烈喘息。
第45章
苏培能理解胤禛的挣扎与痛苦。
虽然说先前康熙已经警告过朝臣不许站队,支持某个皇子阿哥,以争得从龙之功。
富贵险中求,人人都遵纪守法的话,就没有贪官污吏了。朝堂上的大臣,看到康熙如此安排,肯定会暗中倒向十四阿哥。
胤禛面对当前的朝堂局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抉择。
不成功便成仁,胤禛不会天真以为,一心想做闲散王爷,就能得到善终。
天家没有父子亲情,更没有兄弟亲情。
别说祖上父子兄弟之间的互相厮杀,一笔笔的血腥都还历历在目,就拿圈禁的老大与太子,还有许多年未能露面的十三阿哥,都时刻在提醒着胤禛,一不小心踏错,将会迎来粉身碎骨的局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