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9页(1 / 2)
走在马车边的人都没有理他,自顾自的说着话,或者摇头叹气。
那老人有些怒了,呵斥道:“老夫与你们说话,你们一点礼仪都没有吗?”孔孟之道最重上下尊卑,老人作为儒家前辈,这些后辈就该老老实实的鞠躬行礼,恭恭敬敬的听着,站立的时候姿势更有讲究,决不能随便的站,要微微鞠躬,双手该放在……
“什么东西啊。”有年轻人斜眼看着那个老人,冷冷的道。
“你!你爹娘是谁!你先生是谁!我倒要问问他们怎么把你教出来的!”那老人怒骂,愤怒的拍马车的支架。
“算了,别跟他计较。”其他人拉着那年轻人,“他的徒子徒孙都不理他了,我们何必与他计较。”
“你们还知道礼义廉耻吗?”那老人更愤怒了。
被发配的起初,整个队伍是非常的和谐的,一群长辈或者大佬坐在拉粮食的马车后面休息,其余人规规矩矩的跟在他的后面行走,每一步都不曾踏错,就是孔子来了也跳不出毛病。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队伍之中的规矩就越来越差了。
一来是每天辛苦走路,谁吃得消每一步都讲规矩?不讲规矩,就要被轻松的在马车上躺着的长辈和大佬呵斥,谁心里也不舒服,你丫一点苦都不吃,却要因为走路的姿势让我们加倍的吃苦,说得过去吗?
二来是发现了儒家长辈和大佬在队伍中毫无地位。一群押送的士卒从来没有因为对方是儒家大佬就客气些,优待些,多给些吃的喝的,或者聆听大佬们的教诲。儒家大佬们享受的躺马车的待遇,只是看在他们年老,腿脚不便的份上而已。精深的儒学?规矩?礼仪?一边凉快去吧。
而那些儒家长辈和大佬们没有认清形势,理所当然的以为还能享受以前的待遇,后辈子孙们就该把好吃好喝的尽数交给他们,让他们先吃饱了,下雨了就该自己淋湿而护住他们,就该不睡觉给他们打扇子。牺牲自己,成全长辈和大佬,那是忠孝节义衍生出来的重要一块,那是铁一般的规矩。
在日复一日的长途跋涉当中,一群年轻的儒家子弟被汗水和泪水遮住了眼睛和心头,再也不记得什么牺牲自己,领导先走了,儒家的美好道德逐步破坏殆尽,儒家长辈和大佬们除了能够继续躺在马车上不用走路之外,其他优待尽数消失。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所有的儒家后辈非常默契的互换了跟随的马车,或干脆加快了脚步,到了马车的前头,眼不见为净。
“你们不讲规矩,祖宗都蒙羞了!”一群儒家长辈和大佬们反复的怒吼。
“啪!”一鞭子抽在胡家长辈和大佬们的身上。
“再闹事,就下来步行!”士卒们厉声呵斥。
前方的将领们看着地图,总是不明白自己到了哪里。“高昌还有多远?”
一群人一齐摇头,完全看不懂地图。
领头的将领叹气,慢慢的卷起了地图,没有向导,只能靠自己向西向西再向西了。
“只要看到大片的草原,应该就到了。”某个士卒望向远处,除了荒漠还是荒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