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1页(1 / 2)

加入书签

有两个经验丰富的主治配合,林熙冬手术过程特别顺畅。

“骨刀。”

“圆凿。”

“电钻。”

如果这里不是手术室,场面其实更像是木工场或者屠宰场,噪音阵阵,也有些血淋淋。

林熙冬口令的指令很简单,和她的动作一样利索,先在脱位锥体内植入椎弓根钉,再切除骨折塌陷的椎板,只花了几十分钟,“李越,松懈马尾神经,这个位置40度。”

李越正辅助拉钩的动作赶紧移交给支架,点头快速上手,但心里的惊讶完全遮不住,他从没见过那么快的游离和切除,当然,手里的动作也没含糊:“细导管,穿刺针。”

柔软的细导管通过穿刺针植入,李越慢慢推入类固醇。

他莫名觉得自己今天做助手都特别顺。

与此同时,林熙冬已经同步缝合撕裂的硬膜囊,只抬头看了管杰一眼:“纱布止血,准备前路。”

管杰赶紧上前配合填塞止血。

一直拉钩的周明明已经看得云里雾里,就觉得老师们都好厉害,操作又利落。

这林医生,不对,林老师但切口出血量好少啊。

原来,这就是松懈马尾神经。

这是在缝合硬膜囊?

虽然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但是手部力量还算充足,知道手术应该才刚开始,周明明是努力睁大眼睛,垫脚伸头想多看看手术,心里也知道,后期看视频和现场学习完全是不一样的。

手术……实际已经进行到一半。

林熙冬开的前路切口很小,直接在爆裂下骨折的位置,做了全切除,只是做着的时候眉头紧皱:“李越,刮除这边的椎间盘,就保留骨性这边。”

“好。”

此时,她来到了手术的重头之一,利用复位钳撬拨转正,并前后同步复位锥体。

也就是手动将脱位脊椎恢复原来的位置。

前后路联合入路对创伤口大,其实并不合适重伤患者,但是这样的方式有一个前路或者后路手术处理都没办法比的优势,就是建立更持久稳定的脊柱三柱结构。

人体的脊柱,承担了负重、减震以及运动的多重作用,它所呈现的力学稳定结构,并不是积木一样摆放整齐就好,它需要根据患者独一无二的力量分布情况调整,所以不同的人对应脊柱的稳定点并不相同。

林熙冬其实并不能百分比模拟出对应的位置,只是在大量的手术经验堆积下,她脑海里有一个基本的生物力学结构,能够有一个评估数。

虽然没办法保证未来恢复可以进行高强度的劳力工作,但是做到90%复原,满足日常生活适量运动,还是可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