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2 / 2)
国主瞧见底下针锋相对的局面,倒是并未出言阻止,待两方都辩完,这二人方才拱手请国主裁决。
心中一时也有些慌张,毕竟身为大臣,于朝堂上如此吵架,实在不是什么好做派,有些辱没身份。
孤瞧着,你们二人各有各的道理,这单于燕呢,若是直接去了兵部,确实不合常情,只是强勒这么个人才,呆在翰林院呢,倒也可惜。
国主方说了上半句,兵部的官员们便预备齐齐道国主英明,谁知国主竟还有下一句,兵部的官员们一时便竖起了耳朵,心中紧张起来。
但是国主既然肯定了上半句,她们心中便也稍稍有了个底,至少是不会空降至兵部,横竖阻不了她们,一群人面上虽不怎么显露,心中却是在窃喜。
孤想了一法子,赵爱卿,武举的一应事宜,便由你来负责,届时让单于燕也参加,若是得了武状元,再入兵部历练罢,兵部事务繁琐,可不是轻易便能进的。
国主说完,便笑眯眯看着下面的几人,甚至出声询问道:如何,众爱卿?
国主已有了法子,甚至都下了旨意,还能如何?
那些兵部的大臣们只能白着脸违心得喊出那句国主英明,先前心中的窃喜,此刻全都消散了,只剩下悔意,如此这般,倒还不如当初便同意单于燕入兵部呢。
现在倒好,武举一开,隔几年便会有人来兵部分权。
她们可真是,白白使了把小聪明,却还是报应在了自己身上。
武举这事,虽是秦子衿提出的,但是秦子衿在朝中根基不稳,若是直接大喇喇告知众人乃是她的主意,反而会替秦子衿招致麻烦,影响她的仕途。
国主便直接将这事揽到了自己与赵丞相的身上,到时秦子衿暗中协助即可,这也是赵丞相的提议,也是为了保护秦子衿,以免她成为众矢之的。
国主倒是没反对,赵丞相提出此事显然是个更好的选择,她只要心中明白这乃是秦子衿的想法便是了。
那日国主留下赵丞相单独说话后,赵丞相出宫后便开始对着与自己亲近的官员若有若无探讨这武举的可行之处,如此一来,倒是越来越多的官员渐渐接受了这项制度。
赵丞相隔几日便寻个理由去一位朝臣家拜访,顺便探讨探讨,没过多久,朝堂上便大部分的官员都持赞同意见,只武官们一致反对,赵丞相也没理她们,反正反对也是无效。
其余便是一些墙头草,掀不起什么风浪,赵丞相也是照旧置之不理。
所以在朝堂上,除了赵丞相安排的人先出来提议让单于燕进入兵部,国主便特地给出时间让两派人辩了一辩,待时间差不多后,国主算是彻底试探出这兵部里头恐怕是烂透了,才如此排外不许新的人进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