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页(1 / 2)
氏族成为朝堂之上说一不二的力量。
而靖王由于养母便是迟氏主要一支的女儿,就这样被氏族们留意到,进而推举他为下一任皇帝。
淮南王自然心里不平。
淮南王府的王府护卫素来骁勇,且淮南王礼贤下士,对待府中下人哪怕是扫洒之流,也一向和颜悦色,素有亲民贤王的美誉,于血缘于德行,他都觉得,这九五至尊之位,非自己莫属。
于是淮南王打着尽除朝中佞臣的口号,造反了。
最后淮南王叛乱被平定,淮南王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淮南王府也被抄家,照理说淮南王府众人都逃不过一个死字,没想到还有余孽留存于世。
皇帝想到这里,脸色有些阴沉不定。
当年平定淮南王府叛乱,他也有份,那时他与现今的圆琛差不多年纪,甚至比他更小一点。
他当时就意识到这是个立功扬名的绝佳机会,因此好好表现,在平叛中也算立了不少功劳。
随着淮南王府覆灭,靖王威名立显,这才算是真正坐稳了皇位。
这时有一些朝中大臣,最擅于见风使舵,为了迎合新主,上奏折进言道应改力文武双全的靖王长子为太子,另废现太子为景王。
这里的现太子,说的就是哀帝的独子。
听闻那孩子的母家无甚势力,那女子不过是哀帝养在民间的外室,如今哀帝也成了名存实亡的太上皇,那孩子丧失了任何庇护,成了一些大臣向新皇投军令状的棋子。
本来哀帝被俘后,应该由那孩子继位,但他年龄实在太小,是故哀帝的生母同意另立靖王为新帝,交换条件就是保全哀帝唯一的子嗣。
现在靖王皇位还没坐热便要卸磨杀驴,他自己想想也觉得面上无光,何况除了自己的长子外,他还有旁的儿子,他也不想这么早就改立长子为太子。
于是此事不了了之。
但是那孩子还是因为一次不慎落水,引起高热不退、咳喘终日,被当时的靖王认为是肺痨,怕引起宫内大规模的感染,连夜送出了宫,放到皇家的庄子上养病。
说是养病,其实和等死也差不多。
毕竟那孩子身为太上皇的儿子,在如今就是个讨人嫌的存在,更不必说他患有的还是听着就令人避之不及的肺痨,没有哪个太医愿意去看诊的。
钧庆帝还记着,后来听到那个孩子死了的消息,他长长地舒了口气,虽然有些内疚,但是那孩子在本朝本就是不合时宜的存在,早点去投胎,下辈子争取投到个幸福百姓家也是好事。
或许是天助他也,后来靖王因为积劳成疾还是忧思过甚的缘故,继位没几年便身患沉疴,他同养母携手,一一击败靖王其他的子嗣,成为了太子,又成了帝王。
想到此,他看了一眼身旁微微含笑的圆琛。
到最后,靖王诸子死的死,被废的被废,唯一一个留下的便是眼前的年轻男子了。
他便是皇考的姬妾在刚入京城之后所生,因为年纪太小,留着倒也无害,所以才活到现在,有了这副兄友弟恭的情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