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4页(2 / 2)

加入书签

他伸长脖子眯起双眼,努力想去看清榜上的字迹, 待想起来要道谢的时候, 才发现那手执红梅伞的佳人已经不知何时悄然离去了。

榜上题名者还要再参与一场殿试,才能得赐进士出身, 自此真正拿到进入官场的敲门砖。

只是这一次,殿试还没开始,只春闱放榜便引起了一片轩然大波。

起因是众人终于发现在贡士榜上名列前茅的李涵章, 他并非是大家猜测中出身书香世族的宛平李氏子弟。

他甚至也不是“他”。

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书生,来自帝王的后宫,平日里鲜少有人直呼她的名字,因为提起她时,人们更习惯称之为“李美人”。

仿佛一只点燃的火药桶被扔进了池塘,炸出一大片水花鱼蟹。

朝堂上,众臣群情激奋,甚至敢于直斥陛下此举荒唐。

皇帝的表情很无辜:“朕同意李美人去参加科考之前,不是征询过众位爱卿的意见吗?”

“什么时候的事?臣怎么不记得?等等……”

随着有人从记忆深处扒拉出来这茬儿,大家顿时语塞。

该说些什么?难道说他们当时根本没把这事儿当真?

敬国公等人意识到,皇帝当时怕是有意为之,故意在众人争吵户部之事时抛出这个话题。那时大家的心思都不在此事上,自然轻轻放过。

但这毕竟是皇帝陛下亲口在朝堂上提出的问题,他们当时没当回事,转头又要反悔,听起来似乎不大占理。

若是说实话“我们之所以没有激烈反对是因为压根没觉得她能考中”,听起来又显得很胡搅蛮缠。

但不占理也不要紧,冠冕堂皇的理由大家都会找,登时搬出祖宗礼法,纷纷劝谏陛下。

皇帝的表情更加无辜了:“可是李美人她考都考中了,春闱也已经放榜了,你们还想要朕怎么样?”

他的语气,仿佛众臣是在无理取闹一般。

有位年轻臣子实在气不过,站出来道:“女子闺名本该只在闺阁之中由亲人知晓,或与手帕交互通,但李娘娘如此一闹,搞得天下皆知她的名讳,实在有违……”

“爱卿慎言,”帝王轻敲了敲龙椅扶手,打断了他,“你是想指责,朕的后妃不守妇道吗?”

那年轻臣子怔了怔,自知激动之下险些失言,吓出了一身冷汗:“臣不敢。”

他退下后,又有位老臣站出来颤颤巍巍问道:“此事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顺其自然好了,朕不会干涉。”

“敢问陛下,什么叫做不干涉?”

“殿试结果如何,全看她的表现,朕绝不会偏袒于她,这下诸位爱卿可以放心了吧?”皇帝斩钉截铁地向众臣保证绝不偏袒,但众人想听的哪里是这个?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