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页(1 / 2)
方秀珍拍了卢向阳一下,“咋老是说这客套话。行了,你去学校吧,等会啊我送去幼儿园。”
“好,爸妈,那我先走了。”卢向阳推着自行车走出院子,然后往军校方向骑去。
“向阳。”才进校门,他就被教导语文的老是拦下来。
卢向阳从自行车上上下来和老师打招呼。
那位老师手里拿了份报纸,指着头版中间方大的照片,笑的异常灿烂:
“听说这是你媳妇吧?以前还是文科状元,了不起!”
“啊,是的,谢谢老师。”卢向阳内心与有荣焉面上保持淡定,谢过老师后就推着自行车离开。
一时之间,铺天盖地的各类报纸、电台都在播送第一批留学生远赴美国求学的新闻。而当日作为学生代表接受记者采访的林青禾,她的名字和照片就像77年那次一样再一次出现在了很多人面前。
胡同里,方秀珍和邻居一块去买菜,都在听恭喜声。她和卢向阳比起来就外露多了,笑得眼角皱纹又多了几条。
“秀珍,你大闺女可真的出息大发了!”一个邻居夸道。
“是啊,瞧着文文静静的。你们都怎么培养的?”
“那现在孩子是你们给带不?我昨天好像看到你姑爷过来了,他是转业了吗?分配到哪里啊?”
“你以后可享福了,闺女儿子儿媳都是大学生。两个小的,我听我家毛蛋和月月说成绩也是好的。”
方秀珍听着这些夸赞心里舒畅极了。她笑得眼睛都眯成缝了,道:
“我大闺女确实从小就爱读书。什么培养不培养的,过去那能吃饱就不错了。全是她自己努力!孩子我们帮着姑爷一起带。
姑爷不是转业了。我也搞不清什么升职不升职的。就是被他们部队领导推荐去上军校了。”
林建国的家具生意更火爆了。
人家都说,这是那个第一批留学的77级文科状元的爸爸。
京都是这样,老家也不遑多让。
泉水大队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夏种,烈日炎炎,为了让大伙干活打起精神。
林建党让人去大队部把广播打开。
“这里是华夏之声……下面是本台记者带来的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代表北大林青禾同学的机场采访……”
林建党家、卢满囤家笑呵呵地接受夸奖
“我儿媳/大侄女确实一直很拔尖。”
*
距离林青禾离开已经过了两个多月了。
安安也从一开始真情实感哭着找妈妈,变成了每天像人家上班签到一样,嚎两句要妈妈。
林青禾留下来的《养安安手册》成了林家所有人对待安安的准绳。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姥姥、姥爷、舅舅、舅妈都只记得好的一面,把那些要约束安安的那些,他们都忘在了脑后。
“她才三岁多,亲妈又不在,惯着点怎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