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页(1 / 2)
说着他又画了几个小圆圈,“如果是分散开的话, 这几处倒也可以用。”
说着又是介绍那五六处小港口。
长缨对这位郑委员印象不算多深刻,毕竟后者很少在会上开口。
到底是专业不对口啊, 瞧瞧涉及到自己的业务范围话也多了起来。
“我想的是在梁家港这边, 不过具体的话还是得研究下这港口建设的可行性,我想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来给点意见, 你觉得怎么样?”
“应该的,咱们平川的海港都是小港口,如果想要搞一个大点的港口,是得有专家提意见才行。”郑委员十分好说话,“我也就是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水平。”
什么水平长缨多少有了点数,“成,那回头联系专家让他们给出一些意见。”
加工厂要依托于港口,那船屋渔民迁移的地点自然也得依托于加工厂,这么一来移民地差不多就有了具体的方向。
但是要确定下来,还得再等些天。
六月中旬,长缨等待的几位专家姗姗来迟,除了主持了国内港口建设的两个工程师外,还有几人则是海产养殖方面的专家,从农科院过来的。
陪同两位专家过来的还有魏东来。
“长缨你现在老出息了,我小叔前段时间还夸你呢。”
他就没被这么夸过,搞的好像自己不是魏家的孩子。
长缨含蓄的笑了下,“你怎么跟着过来了?”
“我来瞧热闹啊,说起来你给我打电话之后我就一直在查资料,还真被我查到了一些东西,长缨你请我吃海鲜大餐吧,请我吃饭我告诉你一个发家致富的好法子。”
李秘书陪同着来接人,完全没想到领导跟这个年轻人这般熟络,而且这年轻人还这么没大没小的。
这让他有些惊讶。
“海鲜大餐怕是得等两天,还得准备下才行。”
魏东来好奇,“怎么了,你工资又花光了?”
这个又字让李秘书额角一跳。
之前出现过这种情况?
一个工人三四十块钱的工资养家糊口都没什么问题,长缨将近三百块的工资补贴,还能不够用?
“没有,前两天刚发下来,特意攒着呢。”长缨这倒是句大实话,“你和几位专家刚过来,一路奔波肠胃还没适应,先别着急吃海鲜,等两天缓过精神来也不迟。”
魏东来闻言有些不好意思,“还是你想的周到,那成我跟你说,你们这平川地区种植的一种兰花很有名的,清朝的时候还被乾隆帝送给了外国使节,在国外挺受欢迎。”
长缨之前看过平川地区的地方志,对这一节竟然没半点印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