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页(2 / 2)
古代对于女孩子总是苛待一些,他老妹是因为运气不错碰到了陈淮,可这世上又有几个陈淮这样的人呢。
原先一直不想编字典的沈惊秋很容易就被说服了:“行吧,那这几天我先整理整理,等曲老那边的消息过来。”
……
第二日一早,沈惊春几人再次忙碌了起来。
宵禁时间刚过,曲老那边就派了人过来,将沈惊秋从床上揪了起来,说是要直接带他去翰林院,他已经连夜写好了奏章,准备直接在御门听政上奏皇帝,准备将字典的事情落实下来。
沈惊秋眼睛都睁不开,就被人从床上揪走了。
陈淮也是早早的就出了门,因今日是皇帝设荣恩宴款待各位新进进士的日子,两个小的也被芒种等人送去了学堂。
沈惊春吃过了早饭,就坐上了姜家派来接她的马车。
姜莹莹是文宣侯唯一的掌上明珠,姜侯爷不仅是个妻奴,还是个女儿奴,这次婚期提前这么多,显得这样仓促,姜侯爷觉得很亏欠闺女,几乎是姜莹莹提出来的任何要求,他都能无条件答应。
可姜莹莹被教育的很好,不是个会胡闹的性子,提的唯一一个要求,就是想叫沈惊春这个好闺蜜来陪陪她。
这对姜家来说不过举手之劳,根本算不上什么要求。
大户人家规矩多,京城这边嫁闺女一般都是在婚期的前一天就将嫁妆抬到夫家去。
沈惊春到姜家时,嫁妆正好出门。
姜莹莹这些嫁妆,大多都是从她生下来开始就在准备了,十几年过去,再加上亲朋们的添装,一共一百二十八抬。
沈惊春以前只在小说里看到过十里红妆的场面,电视里那种嫁闺女的排场跟姜莹莹这个根本不能比。
只怕真是应了小说里一句常见到的话,这边第一抬嫁妆已经到了夫家了,后面的嫁妆还没从这边出家门呢。
马车从偏门进去直接到了二门口,又换了小轿直奔姜莹莹的院子。
一路进来,到处都挂满了红绸红灯笼,看上去就喜气无比。
院子里人来人往,但姜家下人走动间却悄无声息,很是安静。
小轿在院子外一停,接了沈惊春之后跟在轿子边一路进来的雨集就将人往上房请。
姜家是个大家族,亲戚也多,姜侯爷嫁女这样的喜事,挨的着挨不着的亲戚一窝蜂的全上了门,人家打着送嫁添喜的名头,姜家也不好将人往外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