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页(2 / 2)
反差太大的结果,就是宁记者根本不敢相信社长的话,把他递过来的茶叶小心放到桌子上,陪着笑脸说:“社长,我没想找你的茶叶,是想看你还有稿纸没有。我的稿纸剩的不多了,没有稿纸也没法开展工作不是。”
“要稿纸呀,我这儿有,你看够不够。”社长的笑比宁记者灿烂多了:“拿去,都拿去。回去好好缩写,一定要把精华都浓缩进去,要把小邓的精神、孩子们的幸福以及领导的重视写到位。尤其是领导的重视与帮助,是向阳花福利院能如此顺利开院的保证,对不对?”
宁记者总算明白社长为啥对自己如此客气了:“地区日报要转发我那篇报道?”
社长笑眯眯点头:“不是全文转发,篇幅得控制在原文的二分之一左右。不过地区报社想用咱们没登过的照片配图,你记得把所有照片都洗一份,跟缩写好的稿子一起,专程送到地区日报去。”
能多少一份照片,宁记者当然没有意见——他那天足足照了两卷胶卷,大部分都是替小庄头社员照的合影,地区日报肯定用不上,那他就给小庄头的社员们送去,顺便通知邓琳琅这个好消息。
如宁记者所想,小庄头的社员们,捧着宁记者拿来的照片都不想撒手,还是许茂林一把夺过去,对着照片上的人一户一户念名字,才把照片分下去了。孩子们的照片,就交给今天在福利院值班的妇女,由她们分发给孩子们保存。
在许茂林分相片的时候,邓琳琅已经得知自己要上地区日报的事儿,脸上的笑也十分真诚:“宁记者,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的文笔好,我们福利院开院,肯定跟一块石头扔河里一样,冒不出多大水花来,哪能上地区日报。”
宁记者正坐在福利院的小滑梯边上,听着一楼孩子们学儿歌的声音,脸上不由跟着浮出笑意:“如果不是你们做的好,我文笔再好也不能瞎编。”
邓琳琅突然想起一件事儿来,请宁记者先坐一会儿,自己从月亮门跑回家,把记录捐款的纸拿了过来:“宁记者,这个你记得拍一下。还有外墙刻着的单位和人名单,你也要拍一拍。”
宁记者明白了邓琳琅的用意,很快便把照片拍好,跟自己缩写的稿子一起,送到了地区日报。地区日报的一位编辑告诉他,一周之后就能见报,他才心满意足的回了永安县。
邓琳琅请宁记者拍捐款名单和刻录的捐款单位,自然是想告诉外界,向阳花福利院是接受捐款的,也是知道感恩的,所以谁手里有余钱,又想献爱心,都可以捐赠到福利院来。
但福利院除了八个孩子外,每天至少会有三名小庄头妇女来照顾孩子。邓琳琅暂时不好给她们发工资,饭总是要给人家吃饱的,明面上得赚钱再一次进入邓琳琅的日程。
这一次邓琳琅的办法十分简单,那就是利用福利院和自己家的院子,先搞点庭院经济。她与大妮、二妮的自留地,自家院子与福利院的房前屋后,甚至家门口街道两边,都被她种上了从商城里兑换出来的向日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