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1 / 2)
“不,不用。我自己拿就行。”
“你这么小,怎么拿得了这么重的东西,婶婶来就行。对了,我是大队长的媳妇,叫我刘婶就好。”怕显得对顾锦太热情,刘慧又对着其他知青道:“我们大湾村啊,平常最热情好客了,你们也不用太拘谨。来来来,大伙过来帮知青搬一下行李。”
说到最后,刘婶还吆喝不远处看戏的村民过来帮忙。
就连六岁的顾兴国也一起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知青院走。
裴宿想帮忙,已然没有了自己的位置。独自一人在拖拉机旁,生闷气。
大队长顾胜利不知道裴宿的闷骚劲,他让裴宿开拖拉机回打谷场后,问他:“零件都找齐了吗?师傅怎么说?”
这次裴宿去省城,是专门为了拖拉机去的。
村里这台拖拉机是二手买回来,用了不到半年就各种问题出现。最近还时不时死机,更常常打不起火,他们却一点问题也找不到。后来听县里的师傅说,可能是机油泵的齿轮坏了,要换齿轮。
“都买回来了,但我问过师傅,师傅说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多,需要亲眼看过才知道问题所在。”
那就是说了等于没说。
要是能请省城的师傅下来,他们也不用这么着急了。
“算了,等我明天去请县城的师傅过来看看再说吧。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了,要是拖坏了,或者等收割的时候坏,就麻烦了。”顿了顿,顾胜利又拍了拍拖拉机的车头,像抚摸什么老伙计一般,“好在今天运作正常,不然,半路停机就麻烦了。”
裴宿也有点庆幸 ,要是在半路死机,妹妹那么多行李,可能会哭........
.........
第十六章
另一边,浩浩荡荡去知青院的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知青院。
大湾村建立这片土地的‘入门’处,靠近大河,而知青院则坐落在村落的右上角位置。
那一块地方原本是以前地主的家,地主家坐落在小山丘上,地理位置有点高。站在那里可以看到半个村庄和右边大片的稻田。
一行人还没上小山坡,就看到上面的平地站了两个知青。
随便说一下,这里的知青院是两个村庄合并的。这里除了大湾村的知青外,还有不远处,靠近大山脚的另一个小村庄的两名知青。所以,不算顾锦一行六人,现大湾村知青院一共有七名知青。
分别是:老大哥刘夏、书生计修文、壮子董宏光、大小姐宋昕、厨神苗竹月,另外还有大脚村的知青丰良成和吕建设。
“你们.......来得好早啊!我,来帮你们吧!”刘夏听到有人到来,赶紧拉着苗竹月从知青院跑出。他要刚要接过某个村民手上的行李,却被他拿开了。
“不用你,不用你,你赶紧带路吧。这几个知青的行李放哪里?”
刘夏挠了挠后脑勺,“.......跟我来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