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5页(1 / 2)

加入书签

这一番话正中江恒命门,他觉得今天他在陶萄身上的所见所闻有些魔幻。

因为这一席话,江恒开始怀疑自己对陶萄质疑的正确与否。

她的参赛作品是纪录片,可是陈路拍的那部电影不是啊。

正因为和陶萄是同行,所以他更清楚掌镜意味着什么一个导演完全信任你,认可你的能力,甚至觉得你能比他拍的更好。

他看了看陶萄,又看了看自己空了的筷子,一种更深的质疑从他内心深处升起。

没见到她拍的作品,一切的夸赞都可以理解为夸张,文人相轻这种话放在编导领域同样适用,不同风格的导演也大可关系水火不容,

或者说,江恒在为自己找借口。

因为他从小收到过很多的夸赞,却也没有实在地到达过陶萄这种水平。

比起不相信自己,他选择不相信别人。

从内心深处,他是傲慢的。

三天之后,京影的颁奖典礼上,看着陶萄坐在一等奖的候选者席位上,场上很多的参赛者都朝陶萄投来了不可思议的目光。

他们的想法和原先的江恒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时,场内的入口传来一阵骚动。

谁是陶萄?

众人应声望去,却见到一个穿着皮夹克的瘦中年人那是江汉谋。

第148章 心思(11.12更新)

当时, 他们并不明白江汉谋为什么找陶萄。

对于这里参赛的很多人而言,陶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面孔。

她坐在很前排的第一的候选席,第一一共有两位, 还有一个没来,但是他的座位那里有他的名字李久。

在座没有不知道李久这个人的。

可是他们却完全不知道陶萄是谁。

并不是所有的投稿的人,都能来参加这次颁奖礼, 只有被评选为优秀作品的人才能过来。

全国的作品当中, 优秀作品一共只有四十五位。

所以换句话说, 来到现场的所有投稿人,都是获奖者,只是他们没有具体的奖杯奖牌, 作为安慰奖,他们的奖品这次颁奖典礼的入场券。

在这里,他们能看到六位在华国影视圈名气响当当的导演, 尤其是周加西和江汉谋。

错过了这次,他们恐怕一辈子也没有同样的机会了。

除了优秀奖之外,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名。

一等奖之所以有两名, 还是延续那个传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不必区分两个不同风格的作品谁好谁坏,这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是为了激励影视圈的新人不要拘囿于一个同类型的影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