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2页(1 / 2)

加入书签

钱树茂看到赵元良死了,也知道警方正在大力追查杀害汤志学的凶手,他开始害怕,害怕自己被警方找出来,也害怕——被人推出去认罪。

毕竟,杀人的是他和赵元良,那个人从头到尾没动过手。如今已经22年了,钱树茂手里肯定没有可证明凶案和对方有关的证据。

他怕法律最后只制裁自己一个,真正的主谋反而家境富裕,儿孙满堂,寿终正寝,安享晚年。

他想来想去,操起了老本行——杀人。

用这种拙劣的诡计,以拉一群无辜人为自己打掩护的办法,去杀人。

可惜春夏秋冬都轮替了22次,钱树茂穿上好衣服,住上大房子,却还是像当初那个没什么文化只会听命行事的鲁莽又愚蠢的建筑工人。

他始终没能在这场较量里胜过那个把他和赵元良耍的团团转,利用他们杀人还能倒过来威胁他们的人。

那个策划了一切的——孙福景。”

第五十八章 解谜——过去。

孙福景,当然是他,只能是他。

22年前的汤志学案里,那两个拥有显著特征的“凶手”只出现在他的证言,和后来另一个证人的口中,所起到的效果都是相同的,引导警方的破案方向往“凶手”特征上引。

人贩子拐卖妇女儿童都有一个相对的共识,不挑那些有显著外貌特征的人下手,两个做下如此大案的凶手为什么毫无伪装。他们既不杀死孙,也不动手抢钱,就好像只是为了让孙福景看到自己的奇装异服而特意绕了半个多小时的路。

解释不通的逻辑,换个角度看就非常通顺。

把孙福景从受害者的位置换成凶手的同谋,一切逻辑就是合乎发展的。

赵、钱二人当晚杀死汤志学以后,根本没去过孙家,自然就没有沿路的目击者,他们在工地,后半程都有工友作证,自然而然的在9点半,这个孙福景编造的“第二案发时间点”拥有了合理的不在场证明。

22年前的孙福景之所以能骗过警察,成为一开始‘并未被外貌特征迷惑’的怡安县警察调查的盲点,靠的是他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到处借钱的惨,和后续破产的倒霉。

是啊,全怡安县的人都知道他在喊缺钱了,这样的人怎么会是凶手呢?

开车的袁越和视频那端的霍染因都没有对这个答案有什么意外,事实上当DNA检测出赵元良和钱树茂是凶手,孙福景就已经呼之欲出了。

9点半工地的人没说谎,说谎的就只能是孙福景。

袁越只是苦恼一件事:“我今天去试探过孙福景,他很谨慎。且做了很多准备,回答滴水不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