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8页(1 / 2)

加入书签

袁越:“孙先生,这次来找你,是有些事情想要再向你了解一番。”

“是哪些事情呢?”

“二十二年前的抢劫杀人案,你还记得吗?”

“这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怎么可能不记得?”孙福景回答,但他又说,“不过毕竟过去了二十二年,我也只是自以为印象深刻,不敢打包票说每个细节都记得一般无二。”

“记忆模糊是难免的。”袁越点点头,“你还记得对方当年是什么时候冲入你家的吗?”

“大概九点半。”

“为什么记得这牢?”

“因为我戴了手表,我倒下去的时候把胳膊藏在脸下,看见了时间。”

“进来的是几个人?”

“两个人。”

“为什么这么肯定?”

“我听见了他们的交谈声。”

“你当时说他们的特征是……”

“一个有北方口音,一个头发很长,手臂上有纹身。”

二十二年过去了,在说起这两个明显特征的时候,孙福景依然口齿清晰,不假思索。

“我们现在已经调查出杀死汤志学的两位重要嫌犯的身份,但他们都有9点半前后的不在场证明。”袁越缓缓说。

孙福景也很意外。

他低头思索半天:“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当年的凶犯不是两个人,是四个人,两个人到了汤志学家,两个人到了我家,然后他们彼此串供,互相做伪证?我记得有个视频分析过,作案的人都是建筑工人,那些建筑工人本来就吃一起、睡一起,彼此串供的可能性非常高。”

袁越低头想了片刻,似乎被说服了,他又问:“所以孙先生你认为因为与案人数比警方想象的多的多,他们可以轻易的为彼此提供庇护,转移赃款也非常方便?”

“对,我就是这么想的。”

“那,为什么要选那两个人转移赃款呢?万一携……”

孙福景似乎很疑惑的打断袁越:“警官,你说的那两个人是哪两个人?我怎么不太明白你这个问法?我看了视频和你们警察的报道,好像都没提到过这点?”

袁越道了声歉,没继续这个话题,转而又问了一些关于赵元良还有别的人与汤志学的私人关系,让孙福景回忆一下是否存在除了工资以外的作案动机。

他们前前后后聊了很长时间,离开前袁越摆弄了一下身前的执法记录仪,说:“孙先生,我们今晚的谈话,这些按照流程都记录在案了,希望你不要介意。”

“不会,我理解。”

“那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谢谢孙先生时隔那么久还如此配合我们警方。”

*

袁越从孙福景家中出来,看见了个在远处探头探脑的熟人。

他有点错愕,叫了一声:“纪询?”

“袁越?”纪询同样意外,“你什么时候回宁市的?”

“半小时前回的,来这里见个证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