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3页(1 / 2)

加入书签

第110章 293~294

==·招人·==

问题在于,建造城池的先后顺序是由朝廷商量之后敲定,萧何与筱两人根本没办法自己做决定——

因为想要建造一座城池并不只是简单地添砖加瓦就够了,尤其是这座城池建造在荒无人烟的草原,许多建城的原材料都必须从中原运到草原去;除了原材料外,各方面的人手调遣也都需要中央调度,并不是说他们两个想要在什么地方建造城池就可以去。

那些人也不是傻的,在萧何二人解释清楚后……

直接放弃了这个打算?

当然不可能!

他们只是将视线从萧何与筱两人身上,转移到了其他人身上——

比如,肯定可以做主的嬴政。

这些看着那些住进城池后觉得眼馋的牧民直接找到了自己所在部族的族长,族长又找到了地位更高的族长,找到相关的秦国官吏,最后层层递进,直接将自己的“请求”写进书信当中呈递给了嬴政。

嬴政收到的上书中,甚至有不少最早投靠秦国的匈奴部族。

作为第一批投靠秦国的匈奴人,他们的行为也算是开了先河:若非他们给其他部族示范,除了与秦国打仗之外还有这种选择,其他部族真不一定能想到成为秦国的一份子。

也因此,这些人不但在游牧民族当中,甚至在秦国的地位也都有几分特殊。

但地位特殊的他们,因为一开始划定的活动范围直接与九原郡等郡县绑定了,所以在朝廷准备在草原建城的时候,虽然也计划着给他们建造一座城池,却由于建城对他们来说作用不大而并未被列为建城首位。

这种决定自然是理性且符合逻辑的。

一开始,那些可以直接入城的匈奴人也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然而在城池建好之后,他们发现建城的好处比自己想象中多多了,可不就觉得不公平了吗?

他们好歹是最先投靠秦国的呢,就没有一点儿优待?

……

原本四处游牧的牧民主动提出建城,并保证会在第一时间进驻其中,这完全是对他的统治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儿,嬴政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可问题是萧何与筱并非三头六臂,秦国也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在多个地方同时建城——

钱财倒还是其次,毕竟如今秦国没打仗,除了建城外也没什么大工程,每年从各地送上来的税收积累下来已经是个相当庞大的数字。

但建城的人手是真的不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