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页(2 / 2)

加入书签

舒爷爷磨磨后槽牙,跺脚道:“不用那个,我有办法。”

他撑伞往外走,“我去村委那打电话。他们陈家欠我们的人情该还了。”

舒爷爷守在电话前,坐了约莫一小时,茶续了两三杯,电话还是没打出去。

舒家最鼎盛时市里的商铺有一半是他们家的。

某天开铺门时,舒望亭看到有个小伙子晕倒在门口。他见他可怜,接他进了铺,给他吃、给他穿,教他如何种茶、制茶。后来陈顺娶妻生子,三个孩子的姓名都是舒望亭取的。

舒家落没后,从市里搬到县城,最后搬到村里。

舒望亭的儿子原是在农学院教书的老师,动|乱时期,因高知背景和资产家出身被下放农村改造。儿媳为避免受牵连,和他离婚,带着一双儿女回娘家,跟舒家划清界线。

没想到,儿子的身体还不如他这个老头子,去的第三年就病逝了。

那段日子,陈顺在外地部队当兵的大儿子陈红兵一路高升,一家都搬到省城去了,听说他还让两个弟弟妹妹拿到了工农兵学员的资格,去大学读书。

那时候,各家有各家的难处,舒望亭不怨那些人同他家疏离,唯独陈家不行。

七|三年,儿媳因病去世,隔了一年,那边说承担不起养两个孩子的费用,将舒平舒安兄妹俩送了回来。

与此同时风向有变,不再唯成分论。

陈家托人给他们捎口信,说愿意给舒平介绍省城的工作,帮舒安上学。

家人团聚,眼看生活马上要好起来了,舒望亭不想跟陈家再有牵扯,将那人数落了一顿,把纸揉了扔进抽屉底。

如今他捏着那张揉得皱巴巴的纸,笔挺的背脊弯下些。求人对他而言本就是一件艰难的事,想想对方还是那样的人,舒望亭的后槽牙磨得咯吱咯吱响。

不过,和舒安的前途比起来,他的脸面还是轻些。

舒望亭的电话直接打到部队。

等了大概五分钟,陈红兵接起,“喂?哪位?”

“舒望亭。”

那边顿了几秒,语调生出几分热情,“舒爷爷好。是给舒平、舒安安排工作的事吗?”

对方很直接,舒望亭也不藏着掖着,“舒平在国营厂工作很好,不劳你们费心。就是舒安,她考上了医科大,但只拿到了走读名额……”

“那来我家住吧。”陈红兵不等他开口就应下了,“舒安妹妹带衣物来就好,其他的我们会准备。您放心,她在我们这,肯定和在自己家一样。”

动-乱刚开始那几年,陈家把陈红兵寄回的一些津贴悄悄送给舒家。

后面越闹越厉害,部队里有人靠给人扣帽右|派上位。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